[发明专利]基于相变传热技术的一体式大功率LED工矿灯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29810.5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37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林浪;陈恭;李宗涛;曾健;张仕伟;唐恒;汤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29/76;F21V29/56;F21W131/402;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付茵茵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相变 传热 技术 体式 大功率 led 工矿 | ||
本发明涉及基于相变传热技术的一体式大功率LED工矿灯,包括从下往上依次相接的COB光源、蒸发板、散热器;蒸发板的上端和散热器的下端围成抽真空的容腔,容腔内灌有液体工质;容腔内部上端和内部下端均设有一面微沟槽状的吸液芯。本发明结构紧凑,体积小巧,质量轻,能满足大功率照明,同时散热快,涉及LED灯散热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灯散热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基于相变传热技术的一体式大功率LED工矿灯。
背景技术
Light emitting diode(LED)作为第四代光源,具有节能、环保、长寿命、亮度色温可调等优点。随着LED技术的成熟,效率的持续提升,LED固态照明是趋势,也是照明行业节能的最佳方案。然而随着LED工矿灯的广泛应用和对照明强度的需要,人们对其功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功率的不增大,使得LED工矿灯散热强化成为保证其产品质量必须考虑的因素。如果热量不能有效传导出去,将会严重影响LED工矿灯具的使用寿命,因而灯具的散热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如果热量不及时散热到环境中,过高的温度将会使芯片温度烧毁,进而使得工矿灯毁坏。
COB光源具有集成度高,温度集中等特点,所以对热设计进一步提出了挑战。由于LED灯在照明过程中,其电光转换效率很低,大约有80%的电能都转化成了热能集中在芯片上,LED芯片对温度非常敏感,如果芯片上的热量不能及时地传导出并散发到周围环境中,就会影响LED的使用寿命、发光效率、发光波长(色温)、正向电压等,温度过高甚至会对LED产生永久性破坏,因而LED的散热结构设计尤为重要。因此,散热问题已经成为了限制LED向大功率、小体积发展的主要技术因素,是制约LED向商用、民用大规模推广的关键所在。现有技术中不存在基于相变传热技术的一体式大功率LED工矿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通过相变有效传热的基于相变传热技术的一体式大功率LED工矿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相变传热技术的一体式大功率LED工矿灯,包括从下往上依次相接的COB光源、蒸发板、散热器;蒸发板的上端和散热器的下端围成抽真空的容腔,容腔内灌有液体工质;容腔内部上端和内部下端均设有一面微沟槽状的吸液芯。
作为一种优选,COB光源通过导热硅胶粘在蒸发板的下端,粘接位置与容腔正对。
作为一种优选,散热器包括基座和翅片,翅片位于基座的上端,基座的下表面设有一圈凸起的安装边,安装边围成凹陷区,凹陷区围成容腔,凹陷区内设有凸起的均匀分布的支撑柱;蒸发板的上端与安装边、支撑柱贴合的部位为平面。
作为一种优选,翅片为竖直立起的矩形翅片,各翅片在水平方向上相互平行。
作为一种优选,吸液芯包括多条纵横交错互通的微沟槽。
作为一种优选,基于相变传热技术的一体式大功率LED工矿灯还包括灌液柱;灌液柱的一端安装于蒸发板和散热器之间,且与容腔连通,灌液柱的另一端在抽真空灌液后封闭。
作为一种优选,COB光源、蒸发板、散热器的表面设有增大热辐射换热的喷粉层。
作为一种优选,基座的厚度为2-2.5毫米,蒸发板的厚度为0.8-1毫米;散热器的材质为铝合金,蒸发板的材质为铝钎料板。
作为一种优选,散热器、灌液柱、蒸发板焊接成一个整体。
作为一种优选,灌液柱为空心管状结构,一端是圆筒状,一端是方形筒状;散热器的下端设有方形的灌液口,与灌液柱的方形筒状一端配合。
总的说来,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将相变技术集成到散热器中并应用到大功率LED工矿灯散热领域,该基于相变传热技术的一体式大功率LED工矿灯结构紧凑,体积小且质量轻,制作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98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