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阻尼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28607.6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6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革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文革 |
主分类号: | B65H75/44 | 分类号: | B65H75/44;A62B1/06;A62B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尼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缓冲降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阻尼器。
背景技术
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初速度为零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在短时间内会具有非常大的速度及冲量,因此,通过会设置阻尼器以降低物体的速度和冲量。
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高层建筑物的崛起,高楼大厦等高层建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变得随处可见,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高层建筑一但发生火灾等险情时,由于浓烟以及烈火人们很难从楼梯以及电梯正常逃离,在浓烟毒气和烈焰包围下,不少人葬身火海,据统计,全世界每天发生火灾1万起左右,死2000多人,伤3000-4000人,每年火灾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达10多亿元,尤其是造成几十人、几百人死亡的特大恶性火灾不断发生,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阻尼器即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手段,此种类型的阻尼器为逃生阻尼器。
还有,在建筑的制造领域中,通常会进行物料的输送,若具有自由落体的物料下降,在达到地面时的终端速度和冲量会非常庞大,因此,需设置阻尼器,以降低速度,缓冲冲量。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不足:
现有技术中的阻尼器,通常是由挂钩、绳索及缓冲装置等组成,挂钩挂设在高空中的固定处,人或物料通过绳索与挂钩相连,缓冲装置设置在人或物料上,人或物料随绳锁缓慢下降。但现有技术中的缓冲装置多是有电机或液压驱动,致使结构复杂,重量过大,体积庞大,操作起来相对麻烦,目前迫切需要一种便携、安全及操作简单的缓降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阻尼器存在的结构复杂、重量体积大、操作麻烦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了阻尼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包括转动轴及至少一个缓冲装置,所述转动轴用于缠绕绳索,所述缓冲装置包括摩擦盘、摩擦凸起、摩擦壳体和摩擦单元,所述摩擦盘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摩擦凸起至少设置一个,所述摩擦凸起设置在所述摩擦盘的外周面上,所述摩擦壳体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摩擦壳体同轴设置在所述转动轴的外围,所述摩擦壳体与所述摩擦盘之间具有缓冲空间,所述摩擦单元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摩擦单元包括连接杆、摩擦棒及弹性件,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摩擦壳体的内壁上,所述摩擦棒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摩擦棒上和所述摩擦壳体的内壁上。
优选地,所述摩擦凸起呈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摩擦凸起的设置数量为偶数个,所述摩擦凸起绕所述摩擦盘的中心轴等角度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摩擦单元的设置数量为奇数个,所述摩擦单元绕所述摩擦壳体的中心轴等角度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摩擦棒上设置有可转动的滚柱,所述滚柱与所述摩擦凸起滚动配合,滚柱与摩擦凸起相接触时,处于滚动摩擦状态,可以增加滚柱和摩擦凸起的使用寿命,进而增加阻尼器的使用寿命。
更进一步地,所述摩擦棒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柱插入到所述弹性件中,第一导向柱可以对弹性件的压缩和复位进行导向。
更进一步地,所述摩擦壳体在安装所述弹性件的内壁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设置有第二导向柱,所述弹性件插入所述定位孔中且被所述第二导向柱穿过,第二导向柱也可以对弹性件的压缩和复位进行导向。
进一步地,所述摩擦壳体的侧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中部设置有供所述转动轴穿过的轴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摩擦单元对应的固定杆,所述摩擦单元的连接杆可转动地套装在对应的所述固定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装置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缓冲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转动轴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转动轴的中部设置有两个用于防止绳索偏离位移的挡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一种阻尼器,在使用时,在绳索的带动下,转动轴及转动盘同步转动,转动盘上的摩擦凸起也发生转动,在摩擦凸起转动时,摩擦凸起会触碰摩擦单元的摩擦棒,摩擦棒带动连接杆转动,并压缩弹性件,此过程中,摩擦棒会和摩擦凸起产生摩擦力,以降低下落速度,并减少冲量。本发明的阻尼器没有电机或液压驱动,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体积小、操作简单的特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文革,未经张文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86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