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人机的自驾游控制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28285.5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7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丁建邦;梁天;黄莹;田好雨;余子珩;郭云聪;李池鑫;赵继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12 | 分类号: | G05D1/12 |
代理公司: | 西安长和专利代理有限公司61227 | 代理人: | 黄伟洪 |
地址: | 71007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人机 控制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测距导航应用和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的自驾游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我国对于无人机的导航控制都是基于美国的GPS系统,现如今随着北斗应用技术的普及,利用北斗系统实现无人机的高精度自主起降将成为必然。从国内现有的无人机技术来看,自动起飞、定高飞行、按线巡航、自动返航等技术已相当成熟,唯独在高精度无人机自主起降方面依旧还是空白。现有的自主起降方案主要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利用摄像头进行双目运算或单目运算,然后经由主机进行图像特征处理,使得无人机能够自主降落。但该方案,由于视觉与图像技术比较复杂,计算量大,成本高,在自主起降的实现上还有很大局限性与不稳定性。同时,在恶劣天气的情况下,比如大雾或者沙尘天气,摄像头搜集的图像会很模糊从而影响自主降落整体的精度。同时现有无人机进行航拍任务时,主要是用户遥控无人机,无人机必须在视线范围以内,以致在进行高空作业及危险地区拍摄时风险很大,因为此时用户可能已经无法看清无人机的运动轨迹,所以无人机可能会撞上一些障碍物对其造成永久损害。
自驾游途中,路线规划和自由度尤为重要。而现在,一般人驾车出行,都是通过车载GPS导航进行路线规划,该方法的缺陷在于GPS导航只是单一的利用卫星导航系统为车主提供导航服务,无法为车主提供突发情况下的道路侦察服务。通常来讲,自驾游活动的特点是路程远、伴行少、危险多,在车主遇到突发事件的情况下(例如前方出现拥堵性车祸、道路情况复杂无法判断前方是否能够通行、在人迹稀少通信信号差地带发生车辆故障等等),普通GPS车载导航系统就显得无能为力,而此种突发事件如果处理不当贸然前行,往往会给车主会耗费车主大量宝贵的旅行时间,甚至有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甚至人身伤害。衡量自驾游出行是否舒适的另一项重要指标便是自由度,通常来讲,自驾游车主对自由度的需求极高,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是自驾游车主普遍经济条件良好,喜欢伴行少、不拘束的旅行方式;二是欣赏自驾游途中的景色往往占据旅行途中的大部分时间,再加上车主开车时需要注意力集中,不能过于分散精力在沿途美景,所以导致有时候最精彩的景色往往抓拍不到。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应对自驾游中的突发事件能力差,不能解决车主的安全问题。自驾游途中自由度低,大量沿途美景无法捕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自驾游控制系统。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的自驾游控制系统,所述基于无人机的自驾游控制系统包括:用户终端、车顶起降平台、无人机终端。
其中,三者的连接关系是,三个终端通过其各自搭载的433M无线通信模块建立连接。
用户终端的功能是用户能够对无人机的状态进行控制与监控。例如:用户通过用户终端对无人机发送命令,使其能够起飞,返航,自主取景,一键精准降落,同时用户可通过用户终端界面监控到无人机的坐标位置以及飞行状态,同时用户终端允许用户对无人机的飞行状态进行手动操作,从而避免紧急情况的发生或者使得用户能够对无人机进行自由操控。
车顶起降平台的功能:1.为无人机提供降落平台。2.为无人机降落后提供充电场所。3.提供定位信息。
无人机终端的功能:1.执行根据用户指令的自主取景任务或者手动取景任务。2.执行根据用户指令的起飞,飞行到目标点,飞行状态手动操控,返航,精准降落任务。
进一步,所述用户终端包括:人机交互界面、控制模块、通信模块。其中,三者的连接关系:人机交互界面和通信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物理连接并受其控制。具体连接方式为用户对人机交互界面进行互动从而使得控制模块产生相应指令编码,这些指令编码再通过通信模块无线传输到无人机终端从而达到用户控制无人机的效果。
人机交互界面的功能是1.用户能够通过与该界面互动对控制模块下达相应指令使控制模块能够产生相应的指令编码。2.显示无人机飞行的具体状态,坐标使用户能够对无人机进行监控。
控制模块的功能是:根据用户与交互界面的互动产生各种指令编码,使无人机完成相应任务。
通信模块的功能是:1.将控制模块产生的指令无线传输至无人机与车顶起降平台。2.接受由无人机终端传输过来的图片信息,本身的坐标信息,飞行状态信息。3.接受由车顶起降平台传输来的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82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