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凝胶浇注结合冷冻干燥制备多孔陶瓷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326607.2 | 申请日: | 2017-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33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曾宇平;姚冬旭;左开慧;夏咏锋;尹金伟;梁汉琴;王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4B35/584 | 分类号: | C04B35/584;C04B35/622;C04B35/624;C04B38/06;C04B35/10;C04B35/48;C04B35/563;C04B35/565;C04B35/583;B28B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郑优丽 |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凝胶 浇注 结合 冷冻 干燥 制备 多孔 陶瓷 方法 | ||
1.一种凝胶浇注结合冷冻干燥制备多孔陶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水中加入水溶性异丁烯类聚合物、烧结助剂和陶瓷粉体,球磨混合后得到水基浆料;
将所得水基浆料经真空脱气后注入模具中并密封,置于15~30℃下凝胶处理3~120小时;
将凝胶处理后的密封的模具在-273~0℃下冷冻0.01~10小时,使陶瓷坯体固化成型;
将所得陶瓷坯体脱模后,再经真空冷冻干燥、预烧和烧结得到所述多孔陶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异丁烯类聚合物、烧结助剂和陶瓷粉体的质量比为(0.05~0.2):(0.01~0.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基浆料的固含量为10~90w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基浆料的固含量为40~60w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异丁烯类聚合物为异丁烯和马来酸酐共聚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粉体选自氮化硅、碳化硅、氧化锆、氮化硼、氧化铝和碳化硼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助剂选自Y2O3、Al2O3、Yb2O3、氮化硼、碳粉、Lu2O3、Sm2O3、SiO2、Nd2O3和Eu2O3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冷冻干燥的参数包括:真空度1~20Pa、冷凝腔温度-68~-40℃、加热板温度-30~60℃、干燥时间4~120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烧为在真空或大气条件下,以1~20℃/分钟升温至400~700℃,预烧60~600分钟。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的温度为1700~2100℃,时间为2小时,气氛为惰性气氛;所述惰性气氛选自氮气、氩气、氦气和氖气中的至少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预烧温度400~700℃以1~20℃/分钟继续升温至1700~2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660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