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污水中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26579.4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47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吴婧;唐晓声;周梦凯;尹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长三角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12N1/20;C12R1/01;C12R1/38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李小静 |
地址: | 2131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延政西大道***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污水 污染物 微生物 降解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工业污水中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的方法,包括:(1)、取化工厂工业污水,测试其初始氨氮浓度;(2)、将复合微生物菌剂加入工业污水中,再加入一定量的碳源,然后进行微生物的培育;(3)在化工厂工业污水中加入硅藻土,搅拌,抽滤,得到上清液;(4)在上清液中再次加入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和碳源,并进行培育;(5)将上清液进行离心处理后,得到上清液即为进行修复完的工业污水。本申请通过以已筛选出的高效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株,即拉乌尔菌和假单胞菌的复合菌剂为菌源,接种扩培后,应用于高污染的工业污水的净化处理,主要是超标氨氮浓度的降低。该复合菌剂处理工业污水,具有操作简便、效率高、处理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工业污水中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的方法,属于环境微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有很多化工厂所产生的工业废水中富含氮、磷、无机盐等物质。如果化工厂违反法律法规私自排放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进入公共水源后会造成富营养化的后果。现有技术的常规处理方法是通过在工业废水中添加化学药品进行中和后达到排放标准再进行排放。
微生物修复技术是近期快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水体污染修复的新技术。该修复技术主要利用微生物对水体中污染物的吸收、转化或降解,从而达到减缓或最终消除污染的目的。而异位微生物修复工艺处理化工厂污水,主要通过添加好氧自养微生物,将工业污水中的有机氮转化成氨氮,再经过硝化菌的硝化作用和反硝化菌的反硝化作用等,最终降解了水体中的氨基氮和硝基氮,释放出氮气逸出水体,从而完成水体中氮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降低了水体中的氮素浓度。这种新型微生物修复工艺的运行成本低,投资小;微生物将污染物最终转化为氮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小;处理对象位置没有变,运行管理简单方便;且处理效果好,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高。
异位微生物修复技术也有不足之处,如通过曝气的方式提供电子受体,运行成本增高;投加的营养物质的数量过量时,也会造成二次污染;而且微生物对环境温度和pH值的变化比较敏感等。
因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特提出此申请。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污水中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业污水中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化工厂工业污水,测试其初始氨氮浓度;
(2)、将复合微生物菌剂加入至步骤(1)所得的化工厂工业污水中,再加入碳源,然后进行培育;
(3)在步骤(2)所得的化工厂工业污水中加入硅藻土,搅拌,抽滤,得到上清液;
(4)在步骤(3)所得的上清液中再次加入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和碳源,并进行培育;
(5)将步骤(4)所得的上清液进行离心处理后,得到上清液即为进行修复完的工业污水。
优选地,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为通过对活性污泥中菌株进行筛选而获得的不同的高效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的菌株,再进行接种扩培冻存后得到。
优选地,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拉乌尔菌和假单胞菌。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加入量为所处理的工业污水体积的0.5%-2%。
优选地,所述的碳源包括柠檬酸钠或葡萄糖;所述碳源的加入量按照碳氮比为5:1-10:1进行添加。
优选地,步骤(2)和步骤(4)中所述的培育包括在30℃、200rpm的转速下反应2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长三角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长三角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65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处理养猪废水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池塘杀菌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