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侧整形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26368.0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46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何鹏申;陈世涛;徐肖;王肖英;李伟浩;赖荣胜;高双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14 | 分类号: | B21D28/14;B21D5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江怀勤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整形 机构 | ||
1.一种新型侧整形机构,其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1),所述上模座驱动连接有压料芯(11)和整形刀块(13),所述下模座(1)具有:分体式凸模,工序件布置在所述分体式凸模(21)上,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分体式凸模上的横向两端,所述上模座还分别具有:驱动座(10)和插刀安装座(16),所述下模座(1)还分别具有:滑车模块和侧整形模块,所述侧整形模块与所述滑车模块对称布置;所述驱动座(10)和所述滑车模块之间斜楔滑动连接,所述插刀安装座(16)与所述侧整形模块之间斜楔滑动连接;且
所述滑车模块包括:滑车本体(8)和与所述滑车本体(8)的驱动端相连接的凸模滑块(5),所述侧整形模块包括:斜楔滑块(14)和与所述斜楔滑块(14)的驱动端相连接的侧整形刀块(12);
所述滑车模块还包括:
位于所述滑车本体(8)的传动端和所述驱动座(10)之间的驱动导板(9),布置在所述驱动座(10)的强制回程勾(24);
所述滑车模块还包括:
布置在所述滑车本体(8)和所述下模座(1)之间的:位于所述滑车本体(8)的两侧且水平布置的滑车压板(6),以对所述滑车本体(8)进行纵向限位及横向导滑;位于所述滑车本体(8)的末端的滑车弹性缓冲(7),以对所述滑车本体(8)复位进行弹性缓冲;位于所述滑车本体(8)的两侧且垂直布置的滑车侧导板(25),以对所述滑车本体(8)和所述下模座(1)两侧导向配合;位于所述滑车本体(8)的底部且水平布置的滑车下驱动导板(26);位于所述滑车本体(8)的顶端且横向布置的滑车复位氮气缸(27);以及与所述滑车复位氮气缸(27)相配合并安装在所述下模座(1)上的滑车挡块(28);
所述滑车模块还包括:布置在所述凸模滑块(5)和所述下模座(1)之间的滑车防侧导板(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侧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整形模块还包括:与所述斜楔滑块(14)的外侧固定连接的下斜导板(15),和与所述插刀安装座(16)的内侧固定连接的上斜导板(17),且所述上斜导板(17)与下斜导板(15)之间斜楔滑动连接,所述插刀安装座(16)的外侧还布置有侧整形防侧导板(29)。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侧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整形模块还包括:
布置在所述斜楔滑块(14)和所述下模座(1)之间的:位于所述斜楔滑块(14)的两侧且水平布置的侧整形压板(2),以对所述斜楔滑块(14)进行纵向限位及横向导滑;位于所述斜楔滑块(14)的顶端的侧整形弹性缓冲(18),以对所述斜楔滑块(14)复位进行弹性缓冲;位于所述斜楔滑块(14)的两侧且垂直布置的侧整形侧导板(36),以对所述斜楔滑块(14)和所述下模座(1)两侧导向配合;位于所述斜楔滑块(14)的底部且水平布置的侧整形下驱动导板(22);位于所述滑车本体(8)的末端且横向布置的侧整形复位氮气缸(34);以及与所述侧整形复位氮气缸(34)相配合并安装在所述下模座(1)上的侧整形挡块(3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侧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整形模块还包括:
横向布置在所述斜楔滑块(14)上的卡装导柱(23),且所述卡装导柱(23)上还具有缓冲垫(30);
与所述卡装导柱(23)相配合连接的卡装导套(31),且所述卡装导套(31)布置在所述侧整形刀块(12)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侧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斜楔滑块(14)和所述侧整形刀块(12)之间还具有:
限位螺栓(19);
整形氮缸(32)和与所述整形氮缸(32)相配合的氮缸挡块(33);和
墩死块(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侧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整形模块还包括:位于所述侧整形刀块(12)顶部位置的挡块(20),以对侧整形终端限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侧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凸模(21)与所述下模座(1)之间分体安装连接,所述驱动座(10)与上模座之间为一体或分体安装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636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分段温控功能的冲切模具
- 下一篇:销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