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黑水虻处理有机可降解垃圾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23600.5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25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青草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洪珊珊 |
地址: | 315202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黑水 处理 有机 降解 垃圾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黑水虻处理有机可降解垃圾的方法,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将垃圾进行虑水、分拣、除臭、粉碎;将粉碎后的垃圾平铺到养殖床,先后依次喷洒除臭剂和发酵剂分别进行除臭和发酵;发酵结束后,在养殖床上投放黑水虻幼虫,消化处理5~6日,形成黑水虻鲜虫和料渣,黑水虻幼虫与日均投放垃圾的重量比为(3~4.5):100;最后筛分分离黑水虻鲜虫和料渣。本发明垃圾处理量大,处理时间短,既消化了有机可降解垃圾,又实现了有机可降解垃圾的饲料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黑水虻处理有机可降解垃圾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垃圾容易发酵,变质,腐烂,不仅产生大量毒素,散发恶臭气体,还污染水体和大气,严重影响环境卫生,对人们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随着社会的发展,有机垃圾的集中处理变得越来越普遍。目前,有机垃圾的主要处理方式为填埋和焚烧,少部分用堆肥方式处理。填埋的处理量大,运行费用低,工艺简单,投资少,是其他处理方式产生残渣的最终消化方式,但是填埋的方式占地多,处理地址受限,管理要求高,水、气污染不能彻底解决;焚烧法的减量化程度高,垃圾热值可以利用,地面无害化程度高,占地面积小,但投资大,运转费用高,对于含水率高的有机垃圾焚烧困难,尾气那一处理,易形成二次污染;堆肥法减量、减容效果明显,适合含水量较高的有机垃圾,有利于垃圾无害化,但运营管理水平、工艺设备的要求高,资源和热值利用率低,处理速度慢。
黑水虻,原名亮斑扁角水虻,原产于美洲,目前为全世界广泛分布(南北纬40度之间)。近些年传入我国,目前已广布于贵州、广西、广东、上海、云南、台湾、湖南、湖北等地。黑水虻为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可取食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生产出高价值的动物蛋白饲料。因其繁殖迅速,生物量大,食性广泛、食量大、吸收转化率高、抗逆性强,容易管理、动物适口性好等特点,从而在有机垃圾处理方面受到关注。利用垃圾养殖黑水虻,既处理了垃圾,又能获得优质蛋白质饲料,可实现黑水虻的资源化利用。但是正常情况下黑水虻消化垃圾能力,为1公斤鲜虫日消化1-1.5公斤垃圾做虫的饲料,转化效率低,没有市场应用价值。中国专利申请CN101889629A公开了一种利用黑水虻幼虫处理餐厨垃圾的方法及物料,占用场地少,固定投资成本低,且不改变用地性质,处理过程能耗低,排放少,有利于环境保护,处理后的餐厨垃圾成为优质生物有机肥;但是处理效果不够理想,处理速度不够快,经处理后,食品垃圾容量减少10~30%,食品垃圾异味减少,每处理一批食品垃圾,需20~30天;并且在餐厨垃圾中添加了多种辅料,增加了处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黑水虻处理有机可降解垃圾的方法,处理量大,处理时间短,既消化了有机可降解垃圾,又实现了有机可降解垃圾的饲料化。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利用黑水虻处理有机可降解垃圾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垃圾处理:将垃圾进行虑水、分拣、除臭、粉碎;
S2,投料:将粉碎后的垃圾平铺到养殖床,先后依次喷洒除臭剂和发酵剂分别进行除臭和发酵;
S3,植虫和消化:发酵结束后,在养殖床上投放黑水虻幼虫,消化处理5~6日,形成黑水虻鲜虫和料渣,黑水虻幼虫与日均投放垃圾的重量比为(3~4.5):100;
S4,料虫分离:筛分分离黑水虻鲜虫和料渣。
本发明中处理有机可降解垃圾的方法处理量大、处理时间短、成本低,可实现黑水虻的资源化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青草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青草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36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