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21214.2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51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33;B29C45/43;B29C45/73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蔡正保 |
地址: | 318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模具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塑料模具,属于模具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塑料模具的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塑料模具,包括上模块和下模块,上模块和下模块之间形成成型腔,上模块和下模块之间设有镶块和型芯,镶块周向开设有气体冷却通道,镶块上开设有轴向贯穿镶块的通孔,通孔与成型腔相连通,通孔的孔壁上开设有限位槽,镶块在通孔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滑杆的端部嵌入限位槽内且与限位槽的槽壁相抵靠,镶块上设有导气通道,型芯上具有进气管。本塑料模具能提高模具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具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塑料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注塑成型的过程中,会采用液体或者气体对塑件进行冷却处理,仅仅是采用其中一种方式来进行对塑件的降温会造成塑件降温不彻底,而大多数塑件成型后,是通过斜杆将上模块顶出,实现脱模,常常会导致脱模不彻底的现象出现。
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人们研发出了各种各样的塑料模具:
如中国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号:201420096441.1)公开了一种切断弯折模具及连续冲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脱模装置,脱模装置设置在下模上,并可将气体吹送至加工好的工件,使工件脱离下模。
上述的一种切断弯折模具及连续冲压模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塑件的脱模,但是该切断弯折模具及连续冲压模具仅仅是在型芯上设置有导气通道,而并没设置对塑件冷却的冷却通道或者是冷却腔,进而导致在脱模的过程中,塑件容易与型芯出现粘合的情况,塑件的脱模不完整,同时就算另外在模具内设置冷却管道或者是气体冷却通道用于对塑件进行冷却,但是该结构的设置,需要在模具外设置多个进气管或者是进液管,进而导致模具需要作出较大的改进,且工作人员需要控制多个进气管或者进液管,使得工作人员的操作复杂,容易在注塑过程中出现失误,同时不能将冷却和脱模两道工序完整衔接,使得整个模具的生产效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塑料模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模具的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塑料模具,包括上模块和下模块,所述上模块和下模块之间形成成型腔,所述上模块和下模块之间设有镶块和型芯,所述镶块周向开设有气体冷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镶块上开设有轴向贯穿镶块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成型腔相连通,所述通孔的孔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镶块在通孔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端部嵌入限位槽内且与限位槽的槽壁相抵靠,所述镶块上设有导气通道,所述型芯上具有进气管,当上模块和下模块合模时进气管与气体冷却通道相连通,当上模块和下模块开模时拉动滑杆带动镶块沿着型芯轴向运动并使得进气管、导气通道和成型腔依次连通。
工作原理:上模块和下模块合模后,此时由于镶块沿着轴向开设有气体冷却通道,冷却气体从进气管进入气体冷却通道对塑件进行冷却,当塑件脱模时,将上模块脱离下模块,通过拉动滑杆使得滑杆沿着镶块轴向滑动,由于滑杆的一端嵌入限位槽内,且滑杆的端部与限位槽的槽壁相抵靠,使得滑杆带动镶块沿着型芯滑动至进气管与导气通道连通,此时进气管与气体冷却通道断开,同时滑杆上沿着镶块向下滑动至镶块上导气通道的出口与塑件的成型腔相连通,将高压气体从进气管导入至导气通道内,再流经导气通道作用至塑件上,经过气体冷却后的塑件能在高压气体的冲击下实现脱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台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12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