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岩心的裂缝连续表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19039.3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75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韬;荆铁亚;郜时旺;王金意;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61215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裂缝 岩心 岩心裂缝 油气勘探开发 实测 发育 程度计算 定量表征 关键参数 实际需求 数据资料 相关参数 充填物 充填 开度 和面 测量 刻画 预测 保证 | ||
一种基于岩心的裂缝连续表征方法,基于实测岩心裂缝中心深度、长度、开度、充填程度及充填物、倾角及岩心直径等关键参数,确定测量精度,设计基于单位岩心长度和相关参数的裂缝发育程度计算方法,进而对裂缝发育程度进行连续定量表征,提高岩心裂缝密度和面缝率的计算精度,为裂缝定量预测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保证;本发明将实测岩心裂缝参数与实际刻画精度相结合,可连续表征裂缝在垂向上的分布情况和集中程度,能更好地满足油气勘探开发、特别是裂缝型和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实际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中的储层裂缝表征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岩心的裂缝连续表征方法。
背景技术
裂缝作为石油和天然气的一种重要储存空间和运输通道,无论是在流体储集还是在油气运移方面都起着至关主要的作用。因此,裂缝评价、尤其是在孔隙度和渗透率都极低的非常规油气储层中的裂缝评价,成为优选油气勘探有利区以及制定下一步开发方案的一项重要工作。裂缝的有效、精确表征是裂缝评价的必要前提,只有建立起一套可方便实施、可定量描述、可纵横对比的裂缝表征方案,才能为后期的储层评价与生产决策提供正确指导。
现有的岩心裂缝表征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利用裂缝线密度(即单位岩心长度内裂缝发育的总条数)对裂缝发育程度进行描述。但是,线密度描述方法具有明显的劣势:其一,裂缝线密度仅考虑了裂缝的条数而未考虑裂缝倾角、裂缝性质等重要参数对裂缝表征的影响;其二,裂缝线密度的单位统计长度通常为某地层厚度,长度较长,从而导致计算精度较低。因此,在岩心观测中采用线密度对裂缝进行表征,不能满足油气勘探高精度定量描述的实际需要。裂缝面密度(即单位岩心面积内裂缝发育的总长度)描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表征精度,但是,裂缝面密度测量通常是基于单个岩心进行裂缝统计,测量较为繁琐,且受岩心长度这一非地质因素影响较大,计算精度偏低,垂向上也不具备连续性,纵、横向可对比性较差。因此,有必要形成一套方便岩心实测、测量精度统一、纵向可连续表征、横向可量化对比的岩心裂缝表征新方法,以满足油气前期勘探的实际需求。
该方法在国内首次针对岩心层段提出了裂缝连续表征方法,简化了测试流程,保证了参数的完整性,能够在岩心实测的基础上垂向连续、定量、统一地反映裂缝集中程度,提高了裂缝指标的可对比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方法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岩心的裂缝连续表征方法,基于实测岩心裂缝中心深度、长度、开度、充填程度及充填物、倾角及岩心直径等关键参数,确定测量精度,设计基于单位岩心长度和相关参数的裂缝发育程度计算方法,进而对裂缝发育程度进行连续定量表征,提高岩心裂缝面密度和面缝率计算精度,为裂缝定量预测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保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岩心的裂缝连续表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裂缝类型识别:裂缝的有效识别是裂缝准确统计的基本前提,主要是在岩心观测中对不同成因和性质的裂缝进行区分;裂缝整体划分为人工裂缝和天然裂缝两类,在裂缝观测时要排除人工裂缝对裂缝表征的干扰;天然裂缝又分为构造裂缝和非构造裂缝两类:构造裂缝主要包括张性裂缝、剪性裂缝和压性裂缝,而非构造裂缝则主要包括溶蚀缝、压实缝、风化缝、层间缝和沉积裂缝;
裂缝类型按以下特点进行识别:
人工裂缝指由于人工施钻所形成的相关裂缝,其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压裂井附近的现代地应力状态及钻孔方向;在未压裂的井段中,人工裂缝通常仅见于岩心表面,很难贯穿至岩心内部或切穿岩心,且形态与钻头形状具有明显相似性,因此其能够与天然裂缝有效区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未经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90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性纤维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页面切换方法和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