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介孔负载型催化剂CuO‑LaCoO3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17743.5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5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黄学辉;窦世静;商晓辉;李正晔;牛鹏举;杨银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83 | 分类号: | B01J23/83;B01D53/94;B01D53/86;B01D53/6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刘洋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载 催化剂 cuo lacoo3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介孔负载型催化剂CuO-LaCoO3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稀土钙钛矿型催化剂ABO3是一种多元催化剂,与传统的贵金属(Pt、Ru、Pd)催化剂相比,钙钛矿材料具备价格低廉、结构稳定、良好的催化活性及高温热力学稳定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光催化、热催化等催化领域。其催化汽车尾气中CO的机理是:B离子吸附气态氧,吸附态CO和CO2在晶格氧上,催化氧化反应通过CO吸附态和气态吸附氧进行,最终将CO氧化为CO2。
在汽车尾气氧化还原催化领域,数La-Co-O系钙钛矿效果相对较好,研究较多,但由于其低温起燃的特性不佳、比表面积低以及成分复杂难以批量制备的不足,限制了钙钛矿材料优势的发挥和实际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介孔负载型催化剂CuO-LaCoO3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比表面积大,负载均匀,低温催化氧化一氧化碳的活性高的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介孔负载型催化剂CuO-LaCoO3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介孔LaCoO3浸渍在硝酸铜溶液中,浸渍有Cu离子的介孔LaCoO3于马弗炉中400-600℃煅烧4~6h,最终得CuO-LaCoO3。
按上述方案,所述介孔LaCoO3的制备过程如下:
1)以P123为模板剂,正丁醇为,以硅酸四乙酯为硅源,溶剂热法制备得到模板KIT-6;
2)称取等物质的量的硝酸镧和硝酸钴溶于乙醇水溶液中,加入一水合柠檬酸作为螯合剂搅拌反应,得到前驱体;
3)加入步骤1所得模板,加热搅拌直至粘稠状;
4)转至烘箱干燥得干凝胶,电炉焙烧除去柠檬酸,得黑色蓬松固体;
5)将黑色蓬松固体于马弗炉中升温煅烧,得含模板的LaCoO3黑色粉末;
6)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含模板的LaCoO3黑色粉末,即得介孔LaCoO3。
按上述方案,所述模板KIT-6的制备过程如下:
将P123、正丁醇完全溶解于盐酸中,再加入硅酸四乙酯继续搅拌混合均匀;
转至反应釜内,100-130℃水热反应24h;
冷却至室温,取出内衬,过滤,洗涤,干燥,得白色粉末;
所得粉末于马弗炉内550℃煅烧5-7h,即得KIT-6模板。
按上述方案,步骤2中乙醇水溶液所含无水乙醇与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3:1。
按上述方案,步骤5中升温速率为2℃/min,煅烧温度为700℃,煅烧时间为4-8h。
按上述方案,步骤6中所述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2mol/L,洗涤加热温度为40-80℃时间为6-12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需原料简单易得,制备价格较贵金属催化剂低廉。
本发明得到的CuO-LaCoO3催化剂中各组分均匀分散且相互作用,对尾气中的CO表现出良好的低温催化活性和热稳定性,可用于汽车尾气催化领域。
CuO的负载为原催化剂提供了更多的活性氧,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低温催化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制得一系列介孔LaCoO3催化剂的XRD图;
图2为介孔负载型催化剂CuO-LaCoO3的XRD图;
图3为一系列催化剂的CO转化效率图;
图4为实施例1中所得模板KIT-6的TEM图;
图5为一系列介孔LaCoO3催化剂的TEM图;
图6为实例2负载CuO后的CuO-LaCoO3催化剂的T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进一步阐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不作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制备大比表面积的介孔LaCoO3催化剂,它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77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