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VC木塑复合装饰板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13577.1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6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胡其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市吉美装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97/02;C08K3/22;C08K3/34;C08K3/30;C08K3/26;C08J9/10;C08J9/08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9 | 代理人: | 付涛 |
地址: | 2467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vc 复合 装饰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VC木塑复合装饰板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木塑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环保材料,以植物的木质粉料或木纤维作为增强填料,经过预处理后与热塑性塑料(1 种或多种) 混合,同时添加一些其他助剂,经过热压、挤出、注塑等方式加工而成的复合材料。木塑复合材料兼备了木材和塑料的双重特性,可加工制成多种颜色,纹理和加工性能与木材相似,同时还具有化学性能稳定、强度高、抗虫菌效果较好、可回收利用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代木材料。优良的综合性能使木塑复合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如家具、包装、汽车、航空、交通运输、体育用品、休闲用品、装饰材料及日常生活用具等。
PVC 塑料的密度较大,加工过程中的挤压工艺使木质粉料密实化,制得的木塑复合材料密度较大,通常为1.2 ~1.4 g/cm3,较大的密度使其在室内装饰材料领域受到限制木塑复合材料发泡能减小复合材料密度,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泡孔的存在可钝化裂纹尖端, 阻止裂纹扩张, 改善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能和韧性, 拓展木塑复合材料的使用领域,提高其市场价值。虽然木塑复合材料的发泡工艺多种多样,但木塑复合发泡材料的影响因素较多,发泡效果的改善仍有待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PVC木塑复合装饰板的制备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PVC木塑复合装饰板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木粉干燥处理:
先对橡胶木木粉进行干燥处理,干燥至整体水含量为4~6%,然后进行筛选至目数为40~60目备用;
(2)木粉改性处理:
a.将步骤(1)处理后的橡胶木木粉放入蒸汽爆破机内进行蒸汽爆破处理,取出后再将其浸入到硅烷偶联剂水溶液中浸泡处理40~50min,最后将其取出干燥后备用;
b.将操作a处理后的橡胶木木粉浸入到改性水溶液中,浸泡处理25~30min后滤出备用,所述的改性水溶液中的各物质及其重量百分比为:5~8%纳米二氧化钛、0.8~1.5%氢氧化钠,余量为水;
(3)混炼挤出:
将步骤(2)处理后的橡胶木木粉与聚氯乙烯、发泡剂、分散剂、填料按照质量比40~45:55~60:7~12:3~5:13~17进行混合,然后将混合后的物料放入高速混练机中混炼处理35~40min,接着再混炼好的物料放入双螺杆造粒机中造粒,最后将造粒好的物料投入锥形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成型即可。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干燥温度为55~60℃。
进一步的,步骤(2)操作a中所述的蒸汽爆破处理时,控制压力为2.0~2.3MPa,控制温度为145~150℃,保温保压处理18~22s后再卸温卸压。
进一步的,步骤(2)操作a中所述的硅烷偶联剂水溶液中硅烷偶联剂的质量分数为8~10%。
进一步的,步骤(2)操作b中所述的浸泡处理时还施加频率为40~45KHz的超声波进行辅助处理。
进一步的,步骤(2)操作b中所述的纳米二氧化钛的颗粒大小为20~50nm。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发泡剂为AC发泡剂、氧化锌发泡剂、碳酸氢钠发泡剂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分散剂为微晶石蜡、硬脂酸镁、三硬脂酸甘油酯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填料为滑石粉、硫酸钡、碳酸钙中的任意一种。
发泡PVC木塑复合板材的最终特性与原料成分的选择、含量的配比、发泡加工工艺等密切相关,因此改善其性能的方法多种多样。本发明制备工艺对于上述几种因素均有涉及,其中先对选取的橡胶木木粉进行了特殊的改性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市吉美装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庆市吉美装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35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