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模式人体识别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13554.0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05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上;何江;徐德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通感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1V1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林俭良;高瑞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红***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式 人体 识别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多模式人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N个第一传感器的第一状态信息,判断探测区域内是否存在动态人体;
S2:获取N个第二传感器的第二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状态信息得到静态判断数据;
S3:获取N个环境传感器的环境状态信息,判断所述探测区域的当前环境状态;
S4:根据所述当前环境状态,结合所述静态判断数据,判断所述探测区域内是否存在静态人体;
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S11:获取N个所述第一传感器的第一传感器电压值;
S12:判断N个所述第一传感器电压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
若N个所述第一传感器电压值中任意一个电压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则判定所述探测区域内存在动态人体,控制所述第二传感器工作;
否则,则判定所述探测区域内不存在动态人体,重复步骤S11-S12;
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S21:获取N个所述第二传感器的第二传感器电压值,所述第二传感器电压值包括第二传感器当前时刻的当前电压值Vi以及第二传感器下一时刻的下一电压值Vi+1;
S22:若N为1,将N个所述第二传感器当前时刻的当前电压值Vi保存至第一存储单元;将N个所述第二传感器下一时刻的下一电压值Vi+1保存至第二存储单元;
若N为2,计算N个所述第二传感器当前时刻的当前电压值Vi的平均值并保存至所述第一存储单元,计算N个所述第二传感器下一时刻的下一电压值Vi+1的平均值并保存至所述第二存储单元;
若N大于2,去掉N个所述第二传感器当前时刻的当前电压值Vi中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后计算平均值并保存至所述第一存储单元;去掉N个所述第二传感器下一时刻的下一电压值Vi+1中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后计算平均值并保存至所述第二存储单元;
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S31:获取N个环境传感器的环境电压值;
S32:判断N个所述环境电压值是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
若N个所述环境电压值均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则判定所述探测区域处于第一状态;
若N个所述环境电压值中任意一个电压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则判定所述探测区域处于第二状态;
所述步骤S4包括以下步骤:
S41-1:当所述探测区域处于第一状态时,判断所述静态判断数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从而判断所述探测区域内是否存在静态人体;
若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则判定所述探测区域内存在静态人体,并将所述第二存储单元中数据保存至所述第一存储单元,继续获取N个所述第二传感器下一时刻的下一电压值Vi+1并得到所述静态判断数据后保存至所述第二存储单元,重复步骤S31-S32;
若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则判定所述探测区域内不存在静态人体,控制所述第二传感器停止工作,重复步骤S11-S12;或者,
S41-2:当所述探测区域处于第二状态时,判断所述静态判断数据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从而判断所述探测区域内是否存在静态人体;
若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则判定所述探测区域内存在静态人体;并将所述第二存储单元中数据保存至所述第一存储单元;继续获取N个所述第二传感器下一时刻的下一电压值Vi+1并得到所述静态判断数据后保存至所述第二存储单元,重复步骤S31-S32;
若不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则判定所述探测区域内不存在静态人体,控制所述第二传感器停止工作,重复步骤S11-S12;
所述第一传感器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为热电堆红外传感器、微波探测仪,或者声控探测仪;所述环境传感器为热敏电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式人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设所述第一存储单元中数据为Ni,所述第二存储单元中数据为Ni+1,则,
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Ni+1Ni×80%;
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Ni+1Ni×120%。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多模式人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N的取值大于或者等于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通感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通感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355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盗门及采用该防盗门的机柜
- 下一篇:一种特殊不锈钢丝高效拉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