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折叠移动式装表接电培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12822.7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18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高林海;高洁;杨乐新;高瀚;王赞;张晨;王素洁;赵寅梅;李菲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市历城区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9/00 | 分类号: | G09B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李潇潇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 移动式 装表接电 培训 装置 | ||
一种折叠移动式装表接电培训装置,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包括一底板组件,在底板组件上设有压缩折叠机构,压缩折叠机构上安装有中板组件,中板组件上设有直角折叠机构,在中板组件上还倒置设置有万向轮,便携式装表接电培训装置功能齐全,可模拟高低压各种接线方式,并且质量轻、体积小,携带方便,可供培训师外出讲课时随身携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折叠移动式装表接电培训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装表接电培训装置采用GGD计量柜加装木板或网格铁架方式来固定电能表、终端、接线盒、互感器等计量装置组成模拟盘,整套系统十分沉重,不可随身携带,若外出讲课需携带培训装置十分不便。
目前培训机构所设的装表接电培训装置体积庞大,无法移动,并且一种柜子只能训练一种接线方式,更改盘面费时费力,市场上尚未发现解决上述问题的设备出现。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装表接电培训体积大,无法移动,更改盘面费时费力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折叠移动式装表接电培训装置,采用不同位置布置不同规格接线柱的方式达到模拟不同类型互感器的目的,可将多种盘面集于一体,可折叠便于携带,达到外出讲课携带来培训多种接线方式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折叠移动式装表接电培训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底板组件,在底板组件上设有压缩折叠机构,压缩折叠机构上安装有中板组件,中板组件上设有直角折叠机构,在中板组件上还倒置设置有万向轮。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组件包括底板、导向管和导向槽,在底板两侧设置有导向管,在导向管上部设有导向槽。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折叠机构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和第二杆相铰接,第一杆包括单杆、铰接轴、第一连接轮、第一螺纹杆、第一锁紧螺母和第一导向球,第一螺纹杆一端连接有第一导向球,所述第一导向球可沿导向管移动,在第一螺纹杆上安装有第一锁紧螺母,所述第一锁紧螺母向下螺旋紧贴导向槽上侧,第一螺纹杆通过第一连接轮与单杆相连接,所述单杆中部设有铰接轴,第二杆包括带槽杆、中部活动槽、第二连接轮、第二螺纹杆、第二锁紧螺母和第二导向球,第二螺纹杆一端连接有第二导向球,所述第二导向球可沿导向管移动,在第二螺纹杆上安装有第二锁紧螺母,所述第二锁紧螺母向下螺旋紧贴导向槽上侧,第二螺纹杆通过第二连接轮与带槽杆相连接,所述带槽杆中部设有中部活动槽,中部活动槽处设有与单杆相铰接的通孔,第一杆与第二杆在中部活动槽处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中板组件包括中板、转动轴、侧挡板和卡位齿,中板两侧设有卡位齿,卡位齿两侧设置有侧挡板,在中板两侧设有转动轴。
进一步地,在中板上倒置安装有万向轮。
进一步地,所述直角折叠机构包括前板、连接板、折弯板和侧板,两个所述连接板设置在中板两侧边缘,连接板上铰接有前板,所述前板可围绕中板转动,在转动轴上安装有侧板,当侧板与前板呈直角时,侧板与前板接触处设有折弯板。
进一步地,所述前板和侧板为采用带网格的钢板,网格处可安装不同规格螺丝达到模拟互感器接线柱的目的从而模拟高压、低压计量装置盘面进行培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杆的铰接轴处连接有一中部支撑杆,中部支撑杆连接与转动套,所述转动套围绕中部支撑杆下端部转动,转动套下端连接有插板,插板上方的螺纹柱与转动套螺纹连接,插板安装在下部固定板,下部固定板设置在底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杆与第二杆的上端设有中部安装板,中部安装板连接有中部转轴,中部转轴连接有中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便携式装表接电培训装置功能齐全,可模拟高低压各种接线方式,并且质量轻、体积小,携带方便,可供培训师外出讲课时随身携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市历城区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市历城区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28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