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强度抗静电管材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12444.2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34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娟;李伟利;张正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国登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23/16;C08L61/08;C08L91/06;C08L25/16;C08K13/06;C08K7/14;C08K3/34;C08K3/22;C08K13/04;C08K5/523;C08K3/38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创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76 | 代理人: | 谭新民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度 抗静电 管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抗静电管材及其制备方法,该高强度抗静电管材中包括80~120重量份数的聚乙烯树脂、30~60重量份数的三元乙丙橡胶、5~10重量份数的硫化剂、10~20重量份数的抗静电玻璃纤维、0.8~1.5重量份数的稳定剂、3~8重量份数的阻燃剂、0.3~0.8重量份数抗氧剂、3~8重量份数的分散剂。本发明中硫化剂能够将三元乙丙橡胶和聚乙烯树脂交联反应,形成立体网状结构,提高管材的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抗静电玻璃纤维能够使得管材在提高抗电性能的同时,提高管材的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从而使得制备得到的高强度抗静电管材在具有优异的抗静电性能同时,且力学性能优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管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抗静电管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管是采用聚乙烯树脂进行热浸塑或环氧树脂进行内外涂覆的产品,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同时涂层本身还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不会产生电蚀。吸水率低,机械强度高,摩擦系数小,能够达到长期使用的目的。
为了使电力管具有优异的抗静电性能,通常需要对聚乙烯树脂进行抗静电改性,即在聚乙烯树脂中加入炭黑,超导电炭黑的添加量约为6%~10%,普通乙炔法炭黑的添加量约为15%~25%,才能达到电力管的抗静电要求。但是由于炭黑的填充量比较大,使得电力管的力学性能不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度抗静电管材,该管材同时具备优异的抗静电性能和力学性能。
一种高强度抗静电管材,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优选地,所述硫化剂中包括四硫化二吗啉、氧化镁、对叔丁基苯酚甲醛树脂、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和碳酸钠。
优选地,所述稳定剂为丹桂酸钡、蓖麻酸钙、二月桂酸二正辛基锡或硬脂酸镁。
优选地,所述阻燃剂中包括氢氧化铝、硅酸钠、氯化镁、十二烷基硫酸钠、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
优选地,所述抗氧剂为受阻酚季铵盐改性蒙脱土或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
优选地,所述分散剂为聚乙烯蜡、聚α-甲基苯乙烯或白油。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强度抗静电管材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管材同时具备优异的抗静电性能和力学性能。
一种高强度抗静电管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聚乙烯树脂、三元乙丙橡胶、硫化剂和分散剂加入到混合机中,在50~70℃下,混合10~20min,得到第一混合物;
b)将步骤a)得到的第一混合物中再加入抗静电玻璃纤维、稳定剂、阻燃剂、抗氧剂,在70~100℃下交联3~5h,得到第二混合物;
c)将步骤b)得到的第二混合物中用平行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造粒温度在150~200℃,并将得到的粒料进行挤出成型,再冷却、切割得高强度抗静电管材。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强度抗静电管材及其制备方法,该高强度抗静电管材中包括80~120重量份数的聚乙烯树脂、30~60重量份数的三元乙丙橡胶、5~10重量份数的硫化剂、10~20重量份数的抗静电玻璃纤维、0.8~1.5重量份数的稳定剂、3~8重量份数的阻燃剂、0.3~0.8重量份数抗氧剂、3~8重量份数的分散剂。本发明中硫化剂能够将三元乙丙橡胶和聚乙烯树脂交联反应,形成立体网状结构,提高管材的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抗静电玻璃纤维能够使得管材在提高抗电性能的同时,提高管材的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从而使得制备得到的高强度抗静电管材在具有优异的抗静电性能同时,且力学性能优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国登管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国登管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24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