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锈钢件与塑料件的复合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12442.3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00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冯鼎中;林杰;袁稳芳;钟满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裕展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李艳霞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观澜富士康鸿观科技园B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锈钢 塑料件 复合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不锈钢件与塑料件的复合体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一不锈钢件;B将所述不锈钢件浸没于化学腐蚀溶液进行化学腐蚀,以在所述不锈钢件的表面形成微米级孔洞,所述化学腐蚀溶液包括质量分数为3%~30%的氯化铜、质量分数为2%~20%的醋酸、添加剂以及水;C提供一注塑成型模具,并将上述化学腐蚀处理后的不锈钢件置于所述注塑成型模具中进行注塑,以使熔融的塑料部分融入所述不锈钢件具有微米级孔洞的表面;D固化所述塑料而形成塑料件,以制得所述不锈钢件与塑料件的复合体。另,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不锈钢件与塑料件的复合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体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不锈钢件与塑料件的复合体及该复合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注塑技术及胶水粘合技术在电子产品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将金属件与塑料件结合形成复合体以满足外观、防水等需求。然而,现有的金属与塑料结合技术中,对塑料的材质的限制较多,例如常用的工程塑料如聚碳酸酯塑料(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聚芳醚酮树脂(PAEK)等均与金属件不易结合,且制备过程中,喷胶需求人力多、制备流程长而造成制备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合牢固的不锈钢件与塑料件复合体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另,还有必要提供一种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不锈钢件与塑料件的复合体。
一种不锈钢件与塑料件的复合体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一不锈钢件;
B将所述不锈钢件浸没于化学腐蚀溶液进行化学腐蚀,以在所述不锈钢件的表面形成至少两个相互连通的微米级孔洞,至少两个相互连通的所述微米级孔洞形成相连通的收口和内腔,所述内腔的截面往所述收口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化学腐蚀溶液包括质量分数为3%~30%的氯化铜、质量分数为2%~20%的醋酸、添加剂以及水;
C提供一注塑成型模具,并将上述化学腐蚀处理后的不锈钢件置于所述注塑成型模具中进行注塑,以使熔融的塑料部分融入所述不锈钢件具有微米级孔洞的表面;
D固化所述塑料而形成塑料件,以制得所述不锈钢件与塑料件的复合体。
一种如上所述的不锈钢件与塑料件的复合体的制备方法制备的不锈钢件与塑料件的复合体,包括不锈钢件及注塑结合于所述不锈钢件表面的塑料件,所述不锈钢件的表面朝内部形成有若干微米级孔洞,至少两个所述微米级孔洞相互连通,至少两个相互连通的所述微米级孔洞形成相连通的收口和内腔,所述内腔的截面往所述收口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塑料件结合于所述不锈钢件具有若干微米级孔洞的表面上。
本发明的上述不锈钢件与塑料件的复合体的制备方法,其制备体系简单,可操作性强,便于进行大量生产,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不锈钢件与塑料件的复合体,由于不锈钢件上形成了相互连通的微米级孔洞,使得各种材质的塑料件都能与所述不锈钢件牢固地结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不锈钢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在图1所示的不锈钢件表面形成微米级孔洞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带有微米级孔洞的不锈钢件的扫描电镜图。
图4是在图2所示的不锈钢件表面形成塑料件后获得的不锈钢件与塑料件的复合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不锈钢件与塑料件的复合体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裕展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裕展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24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基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铝合金件与塑料件的复合体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