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灭菌丹和氟唑菌苯胺的农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10374.7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2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欧;殷素侠;李治伟;夏衍;王斯研;彭军;刘世勇;吴光辉;王世银;陈锐东;陈志超;蔡丹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广康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7/04 | 分类号: | A01N47/04;A01N43/56;A01P3/00 |
代理公司: | 佛山粤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3 | 代理人: | 张敏 |
地址: | 51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氟唑菌苯胺 灭菌丹 杀菌剂组合物 重量比 优选 可湿性粉剂 农药组合物 杀菌组合物 水分散粒剂 悬浮种衣剂 用药成本 增效作用 制剂类型 持效期 悬浮剂 单剂 复配 乳油 制备 表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灭菌丹和氟唑菌苯胺的杀菌剂组合物,所属杀菌组合物中表现活性成分的灭菌丹和氟唑菌苯胺的重量比为1:80~80:1,进一步优选重量比为1:20~20:1,更进一步优选为5:1。本发明组合物可以制备多种制剂类型,水分散粒剂、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悬浮种衣剂等中任意一种。与单剂相比,本发明的杀菌剂组合物复配具有明显增效作用,且持效期长,能有效降低用药成本,提高药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复配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涉及的是一种含有灭菌丹和氟唑菌苯胺的农药组合物,所述农药组合物适用于防治多种农作物病害。
背景技术
灭菌丹(folpet),中文别名有法尔顿、福尔培,CAS号:133-07-3,化学名称:N-三氯甲硫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分子式:C9H4Cl3NO2S。结构式:
。
灭菌丹为广谱保护性有机硫杀菌剂,主要防治粮油作物、蔬菜、果树、花卉等多种病害,对植物生长发育有刺激作用,可防治稻瘟病,水稻纹枯病,麦类锈病,赤霉病,油菜霜霉病,花生叶斑病,马铃薯晚疫病,蕃茄早疫病,烟草炭疽病,苹果炭疽病等多种作物病害,且对作物安全。
氟唑菌苯胺,(penflufen),CAS号:494793-67-8,分子式:C18H24FN3O。化学名称:2'-[(RS)-1,3-二甲基丁基]-5-氟-1,3-二甲基吡唑-4-甲酰苯胺。结构式:
。
氟唑菌苯胺是一种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可以防治种传、土传的担子菌和子囊菌病害,主要作用机制是在呼吸链电子传递复合体Ⅱ上起作用,阻断相关能量代谢。主要有丝核菌引起的病害,诸如马铃薯黑痣病、小麦纹枯病、水稻纹枯病、油菜菌核病等,还有小麦散黑穗病、小麦腥黑穗病、玉米小斑病等。处理后的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可以吸收氟唑菌苯胺,通过木质部传导到植物体的其他部位,起到保护作物的作用。
单纯使用作用机制单一的农药,使用效果往往会受到限制。氟唑菌苯胺作用机制新颖,在部分作物上防治病害效果很好,但使用范围容易受局限,灭菌丹为保护性杀菌剂,作用位点多,抗药性不易产生,且对多种病害防效显著。 因此合理地选用复配制剂是一种明智、经济、有效的使用农药的办法。经过我公司研究人员研究检索,目前氟唑菌苯胺和灭菌丹分别各自与其他部分产品有复配研究,例如申请号为CN201610480915的发明专利,涉及到氟唑菌苯胺和精甲霜灵的杀菌组合;申请号为CN201610399399的专利发明涉及到氟唑菌苯胺和吡唑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申请号为CN201510074857的专利发明涉及到氟唑菌苯胺和噻呋酰胺的杀菌组合;申请号为CN201510147932的发明专利涉及到灭菌丹和叶菌唑的杀菌组合;申请号为CN201610365548的发明专利涉及到灭菌丹和氟醚菌酰胺的杀菌剂组合。然而,目前技术尚未有灭菌丹和氟唑菌苯胺复配的杀菌剂组合。本发明通过大量的实验筛选证实,通过灭菌丹与氟唑菌苯胺的复配,防治谱得到了很大的拓展,且增效作用明显,对延缓抗药性起到了积极作用,从而为解决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了较好的思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市场现有研发技术的空缺,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治植物病害、有较宽防治谱,有且能明显增效的杀菌剂组合。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杀菌剂组合物的应用,所述农药组合尤其适用于防治马铃薯、小麦、水稻、油菜、蔬菜、果树类等农作物的多种病害,包括但不限于油菜菌核病、小麦白粉病、锈病、纹枯病、立枯病、黑穗病、马铃薯黑痣病、玉米小斑病、葡萄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苹果轮纹病、斑点落叶病、炭疽病、褐斑病、番茄叶霉病等。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广康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广康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03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