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主动型效果音产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7772.3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46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寺岛修;井上敏郎;小林康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0K15/02 | 分类号: | G10K15/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国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动 效果 产生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主动型效果音产生装置。在具备内燃机发动机的车辆中,营造与驾驶员的操纵的感受性相适的自然的效果音。在作为驱动源具备内燃机发动机(13)以及电动机的车辆(15)的车厢内主动产生效果音的ASC装置(11)具备:基准信号生成部(55),其通过参照波形数据来生成根据基于车速(cs)的频率即车速对应频率(fq)的谐波的基准信号;驾驶座扬声器(25),其输出包含效果音的声音;以及信号处理部(61),其通过向基准信号乘以该基准信号所涉及的效果音增益(振幅调整增益)(Gef)而生成形成效果音的控制信号,并且将该控制信号输出至驾驶座扬声器。信号处理部基于蓄电池的充电状态设定来效果音增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动型效果音产生装置,其在作为驱动源具备内燃机发动机以及电动机的车辆中在车厢内产生效果音。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提出了在作为驱动源具备内燃机发动机以及电动机的车辆中在车厢内产生效果音的效果音产生装置(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权利要求3)所涉及的效果音产生装置具备:波形数据表,存储1个周期的波形数据;车速检测单元,检测车速;频率设定单元,设定基于由车速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车速定义的频率即车速对应频率;基准信号生成单元,通过参照波形数据来生成基于车速对应频率的谐波的基准信号;控制信号生成单元,基于基准信号来生成效果音的生成所使用的控制信号;输出单元,将控制信号转换成效果音并输出;旋转频率检测单元,检测发动机的旋转频率;旋转频率变化量运算单元,对旋转频率的时间微分值即旋转频率变化量进行运算;以及驱动源负载检测单元,检测车辆的驱动源的负载。
控制信号生成单元根据频率变化量与驱动源的负载使基准信号的振幅变化,由此调整控制信号的振幅。另外,驱动源负载检测单元检测发动机的负载。基准信号生成单元当仅发动机处于驱动状态时,基于发动机的旋转频率生成基准信号,另一方面,当发动机以及电动机都处于驱动状态时,基于协调或者选择车速对应频率以及发动机的旋转频率而成的协调频率来生成基准信号。
根据专利文献1所涉及的效果音产生装置,即便在混合动力车辆中驱动源的动作状态发生变化,也能够恰当地输出效果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29403号公报(参照权利要求3)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涉及的效果音产生装置中,在可能引起赋予与车辆的状态、乘员的意图不符的效果音的情形这一点尚存改良的余地。
对此进行说明,在作为驱动源而具备内燃机发动机以及电动机的混合动力车辆中,通常来说,驱动源的种类以及驱动源的输出的大小根据蓄电池的电池剩余量的多少而变化。
具体而言,例如,在驱动源为内燃机发动机以及电动机的情况下,在蓄电池的电池剩余量比较多的情况下,将内燃机发动机的输出控制为较小。
另外,在蓄电池的电池剩余量比较少的情况下,(不使用电动机)由内燃机发动机单独供应蓄电池的充电与用于行驶的驱动力。在这种情形下,维持发动机旋转频率相对高的状态,与此相对,存在车速的变化量小的趋势。此时,若基于相对高的状态的发动机旋转频率来生成基准信号,并基于如此生成的基准信号来生成效果音的生成所使用的控制信号,则被赋予呈现比与实际的车辆的加速程度相应的声压级高的声压级(与车辆的状态、乘员的意图不符)的效果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动型效果音产生装置,其在作为驱动源而具备内燃机发动机以及电动机的车辆中,能够营造与车辆的状态、乘员的意图相符的效果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77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