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多功能电动车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06971.2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1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雷光炳;白海军;易佳胜;王青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云步博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A63B2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300352 天津市津南区葛***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多功能 电动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电动车。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动车生产技术不断提升,电动车使用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使用人数越来越多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与汽车相比更为节能环保,与自行车相比其行驶速度更快尤其是对于膝盖不适的人群而言骑行舒适度更高。由于生活节奏正在逐年加快,而人们身体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这导致长期处于紧张工作与生活状态的人们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如果人们在上下班或外出办公的路上能够随时进行适量的身体锻炼,那么能够解决人们缺少身体锻炼时间的问题便迎刃而解。然而,传统的电动车却不具备这些功能。
由此可见,如何研究出一种新型多功能电动车,不仅具备骑行功能,还具备跑步机功能,最主要的是能够实现坐在车座上进行适量膝盖运动,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多功能电动车。
本发明一种新型多功能电动车,包括前大架和后大架,所述前大架底端和所述后大架底端之间焊接有履带框架,所述履带框架为开口向上的钢质槽体,所述槽体侧壁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转动连接从动辊轴和主动辊轴,所述从动辊轴和主动辊轴外侧圆周面外套跑步用履带,安装完毕后的所述履带位于所述槽体内部,所述履带框架后端焊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中间位置用于放置供电电池,所述安装架一侧用于安装履带驱动电机,所述履带驱动电机与所述主动辊轴传动连接;所述前大架螺纹连接减震前叉,所述减震前叉上方和下方分别螺纹连接车把和前轮,所述后大架底端安装有后轮,所述后轮中间轴承处安装有后轮驱动电机,所述后大架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后座,所述车把上安装有用于调控履带驱动电机和后轮驱动电机的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辊轴螺纹连接从动链轮,所述从动链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主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通过传动轴传动连接履带驱动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履带驱动电机位于所述后车轮一侧,所述履带驱动电机与位于所述履带驱动电机同侧的所述后轮中间轴承末端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履带驱动电机和所述后轮驱动电机为两种相对独立的动力装置,所述车把中的控制器包括两种所述动力装置的切换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车把为向后弯曲的倒L型车把。
进一步地,所述后大架上安装有停车支撑脚。
进一步地,所述后大架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行李箱。
本发明一种新型多功能电动车,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该新型多功能电动车中通过设置履带、履带驱动电机、从动辊轴和主动辊轴实现跑步机功能,通过设置后轮驱动电机实现电动车骑行功能,电动车在运行的同时骑行者可以坐在后座上进行腿部运动。这样不仅可以达到在骑行过程中便能进行运动的效果,还具有预防剧烈运动而导致中老年骑行者膝盖受伤状况的发生。当然,年轻的骑行者可以站立在履带上进行跑步锻炼,可见开设计与传统的电动车相比功能更为多样化,且适用人群范围更为广泛。
其次,该新型多功能电动车可以在履带驱动电机与后轮之间设计为传动连接如链条传统等等,这样可以达到双模式驱动电动车的目的,即通过车把上的控制器切换驱动模式,也就是骑行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锻炼模式和简单的骑行模式。因此,相对独立的驱动模式设计更为节能,最重要的是该新型多功能电动车在具备绿色环保的同时还能充分利用人们的出行时间进行身体锻炼。该设计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面还具有使用成本低等诸多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装配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车把,2、前大架,3、减震前叉,4、前轮,5、履带框架,6、履带,7、从动辊轴,8、主动辊轴,9、从动链轮,10、主动链轮,11、履带驱动电机,12、后轮,13、后大架,14、行李箱,15、后座,16、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多功能电动车,包括类三角形结构的前大架2和类倒梯形与三角形组合结构的后大架13,该设计可以提高电动车架主体的承重强度。所述前大架2底端和所述后大架13底端之间焊接有履带框架5。所述履带框架5为开口向上的钢质槽体,以提高槽体机械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云步博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云步博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69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力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 下一篇:智能平衡车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