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组人源III型胶原蛋白的纯化方法和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6215.X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32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贾芳苗;刘冬;邓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多美康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4/78 | 分类号: | C07K14/78;C07K1/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坦路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652 | 代理人: | 汪送来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航空港区黄海路与***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组 iii 胶原 蛋白 纯化 方法 制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人源III型胶原蛋白的纯化方法和制备方法,涉及蛋白质提取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重组人源III型胶原蛋白的纯化方法通过在温度为65‑75℃条件下热处理由具有表达出重组人源III型胶原蛋白能力的重组酵母菌发酵得到的发酵液,有效地防止了发酵液中的重组人源III型胶原蛋白降解成小分子肽,并降低发酵液中内毒素的产生,大大地提高了重组人源III型胶原蛋白纯度,达到符合化妆品原料、医疗器械以及医用级的高纯度胶原蛋白;本发明公开的重组人源III型胶原蛋白的制备方法所制得的重组人源III型胶原蛋白纯度高、内毒素含量少,达到符合化妆品原料、医疗器械以及医用级的高纯度胶原蛋白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蛋白质提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重组人源III型胶原蛋白的纯化方法和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胶原蛋白的来源主要分为:
动物源胶原蛋白传统提取法:通过用酸、碱水解法从动物结缔组织(猪皮、牛皮、驴、皮、鱼等)中提取但所得到的产品成分复杂。
类胶原蛋白的化学合成法:化学合成法提供了一条快速、高效的蛋白质制备途径,同时它能方便地引入非天然氨基酸,改变碳链骨架以及进行其它化学修饰来提高蛋白质活性,构建新蛋白。此项技术应用于类胶原蛋白的合成中,并利用其技术特点赋予类胶原蛋白新的生理功能。
胶原蛋白的重组表达:充分利用胶原蛋白的优良特性,避免动物来源产品的高风险,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选用各种宿主细胞,如转基因动物、转基因植物、昆虫细胞、细菌、酵母等生产重组人胶原蛋白和明胶,产品具有安全性好、重现性好、质量稳定等优点,解决了传统提取方法存在的诸如疯牛病病毒隐患等缺点,同时也改善了胶原蛋白的亲水性、免疫排异性等性能。
国内胶原蛋白厂商大多采用大肠杆菌发酵表达胶原蛋白,但是细菌表达系统普遍存在以下缺点:产生的致热源(例如内毒素)致使表达产物难以应用于临床;目的蛋白常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致使产物纯化困难;原核表达系统的翻译后加工修饰体系不完善,表达产物的生物活性较低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组人源III型胶原蛋白的纯化方法,该纯化方法可防止蛋白降解、降低内毒素的产生,提高重组人源III型胶原蛋白的含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组人源III型胶原蛋白的制备方法,该纯化方法可防止蛋白降解、降低内毒素的产生,提高重组人源III型胶原蛋白的含量。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重组人源III型胶原蛋白的纯化方法,其包括:将由具有表达出重组人源III型胶原蛋白能力的重组酵母菌发酵得到的发酵液进行第一次热处理,得到变性液,上述第一次热处理的温度为65-75℃。
一种重组人源III型胶原蛋白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培养具有表达出重组人源III型胶原蛋白能力的重组酵母菌,获取发酵液;上述发酵液按上述重组人源III型胶原蛋白的纯化方法进行纯化,得到重组人源III型胶原蛋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重组人源III型胶原蛋白的纯化方法,通过在温度为65-75℃条件下热处理由具有表达出重组人源III型胶原蛋白能力的重组酵母菌发酵得到的发酵液,有效地防止了发酵液中的重组人源III型胶原蛋白降解成小分子肽,并降低发酵液中内毒素的产生,大大地提高了重组人源III型胶原蛋白纯度,达到符合化妆品原料、医疗器械以及医用级的高纯度胶原蛋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多美康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多美康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62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