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接式球磨机智能监测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3955.8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56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靳昊;李永治;方中纯;晋伟;曾天谊;靳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靳昊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4010 内蒙古自治区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采集模块 球磨机 智能监测控制系统 信号传输模块 智能分析模块 控制模块 外接式 高性能热电材料 采集温度信号 数据智能分析 个性化设置 温度传感器 电气系统 发送指令 控制系统 数据传输 数据文档 温度采集 预警信号 指令控制 智能分析 程序化 兼容性 适配性 传输 分析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接式球磨机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包括:温度采集模块、用以传输温度采集模块所采集温度信号的信号传输模块、以及数据智能分析与控制模块,其中信号传输模块将温度采集模块测得的数据传输给智能分析模块,智能分析模块对数据文档进行分析,并发出预警信号或对其控制部分发送指令。该控制系统独立于原本的电气系统,适配性高,使用高性能热电材料作为温度传感器能够提升温度采集精度,另外该系统能够实现对数据的智能分析与对控制模块的指令控制,程序化执行而非单一软件,使之具有很强的兼容性,方便个性化设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接式球磨机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属于机械智能监测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矿物加工机械的自动化程度普遍较低,从而造成机械故障率高和生产效率低。而该领域机械的正常运作是基于其驱动装置与应力部件,知道这些部件的主要故障表现及原因,做到合理监测与预警,可以很大程度提高生产效率。而作为使用最普遍的加工机械,对干式球磨机进行技术研究与预警系统的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干式球磨机本体由空心轴、轴瓦、筒体三部分组成。球磨机系统的运转主要由电机输出动力,经由减速传动装置转化为额定的转速和扭矩,传递到球磨机本体装置,使其定速回转。三相电机为球磨机的动力电机,而轴瓦作为主轴承上的重要部件,是维持其稳定运转的关键部件。这些部件的可靠性直接决定着生产的顺利程度,监测其运行状态并预测故障,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可以根本性的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由于干式球磨机的电机、轴承一旦运行异常,直接的表现就是与之对应的部件温度过高。因此做到对球磨机核心部件运行温度的监测就可以推断出球磨机的运行状态。
目前国内对于球磨机温度的数据监测系统已经较为成熟,监测功能通过使用传统温度传感器并集成现有的软件来实现,这种方法虽然成熟,但其所需配套系统太多,如信号放大器,滤波器等,还需配合复杂走线与补偿电路以降低信号干扰,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长距离信号传输过程中信号干扰问题,还过度依赖对初期信号的中继放大或加强,使得构造复杂,信号误差较大,且安装门槛高,所需的机械改装程度很大,并不适用老旧的矿物加工生产线的改装。在控制方面,作为大型矿物加工机械,球磨机的控制系统一般由多个部件的电气控制系统一同构成,一般为变频启动,需放置于配电室中由配电员操作,因此直接的自动控制可能会造成机械损伤,使得这方面过度依赖人力,对初期的机械故障表现无法直观地观察到,从而难以做到及时发现与预防机械故障的发生。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一种外接式球磨机智能监测控制系统,本系统以温度监测功能为核心,通过匹配智能模块与控制模块进行对机械运行状态的智能监测与应急保护控制。
一种外接式球磨机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包括:温度采集模块、用以传输温度采集模块所采集温度信号的信号传输模块、以及数据智能分析与控制模块,其中信号传输模块将温度采集模块测得的数据传输给智能分析模块,智能分析与控制模块对数据文档进行分析,并发出预警信号或对其控制部分发送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采集模块由一块矩形热电材料独立组成;所述信号传输模块由一个支持485通讯的电压检测模块和其对应信号读取软件组成;所述智能分析与控制模块是基于python语言开发的智能分析程序与配套控制模块,其中程序安装在配电室上位机中,控制模块安装在机械电气开关上。
相对于传统的温度监测系统,本发明完全由上述三部分独立模块所组成,不仅很大程度上简化了系统组成,也实现了对原电路的独立,使得本系统的运行与故障均不会影响原生产线的运行,并且外接式设计使之具有极强的适配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靳昊,未经靳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39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