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预测器的特殊工种人员配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03314.2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8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成敬周;梁云丹;牛东晓;齐冷艳;秦俊宁;姚多朵;王政;张旭东;康辉;王锋华;曹建伟;钟亮;颜虹;沈思琪;杨扬;张霞;范华;周雷;楼杏丹;纪德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华北电力大学;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17 | 代理人: | 项军 |
地址: | 310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预测 特殊 工种 人员 配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行业中人才需求预测与配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预测器的特殊工种人员配置方法。
背景技术
一个企业的发展脱离不了人才梯队的建设。由于内部和外部各种环境的影响,使得特殊工种人才需求预测变为复杂化和困难化。尤其对于电力企业,关键岗位涉及到专业技能要求高、培训流程长等特点,并不能随时找到人进行替换交接。因此对于现有技术中的人员配置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安排。现有技术中的人才预测方法有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两类,而在这两类方法中又分别有不同的几种方法。在定性预测方法中,主要有现状预测法、经验预测法,现状预测法假设企业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技术不变,则企业当前的职务设置和人员配备情况也是恰当的,也就是说企业目前的各种人员的配备比例和总数能够完全适应预测期内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量,而这一假设与企业力求创新的发展理念相悖;经验预测法是由有经验的专家或管理人员进行直觉判断预测,其精度取决于预测者的个人经验和判断力,误差较大。在定量预测方法中,主要有回归分析法、趋势外推法、生产模型法,回归分析法是依据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来预测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根据线性关系确定人才需求的精确性较低;趋势外推法是按照企业人员历史的和现有的数据加以外推,这一方法的局限性是这些数据必须是连续的且要有规律可循;生产模型法是根据企业产出水平和资本总额来进行预测,在对特殊工种人才需求进行预测时,无法精确区分出对应的产出水和资本总额。而且这样的预测方法主观性比较强,而且无法针对突发的事件进行防范。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210044327.X的发明专利申请《一种企业员工与岗位适配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中公开了一种企业员工与岗位适配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选择岗位适配主观评价方法;步骤二:建立岗位适配评判因素集;步骤三:建立岗位适配评判评语集;步骤四:确定从评判因素集到评判评语集的模糊关系;步骤五:建立岗位适配评判因素的权重集;步骤六:建立岗位适配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本发明方法的技术效果是:可以基于岗位适配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根据创建的岗位适配评价体系,迅速量化员工与岗位的适配度,填补了企业岗位适配评价领域理论空白,能够引导企业各级管理者客观、准确、合理的进行员工岗位配置,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这样的专利仅仅是对在岗的员工工作进行了评价,但是无法在员工流动过程中保证特定岗位的人员配置合理和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目前人才需求预测方法有较多局限性,考虑因素不全面,无法对特殊工种进行较准确预测,易造成人才储备短缺或过剩。即便是设置合理的电力人才配置,对于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预见性还是不足。对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法是:一种基于预测器的特殊工种人员配置方法,实施于一个具体区域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数据准备
获取所述区域内各特高压交流站、直流换流站设备组成及数量,各设备运维工时量;特高压线路的长度及运维工时量;各变电站、线路运维人员配置数量;
步骤2,相关性分析
根据实际数据,分别计算特高压交流变电站、直流站、线路运维中相关设备及线路长度与月度工时量的相关性,获得每个设备的相关性影响因子,对相关性影响因子进行降幂排列,并根据设备对应工时量占比确定参数变量;
步骤3,单体模型构建
根据分析得到的相关内容,对于不同位置上的人员分别构建特殊工种人员的现有和需求对应表并建立单体模型;
步骤4,总量模型构建
根据人才储备年数及变电站数量,构建特高压交流站、直流站人员需求总量需求模型;根据人才储备年数及线路数量,构建特高压线路运维总量需求模型,最终基于模型进行人员配置。
优选的,在步骤2相关性分析中:
1)在交流站运维分析中,选取月度工时量大的设备对象所需工时量进一步分析,通过对各变电站内设备工时量占比计算,确定特高压变电站运维常规工作中普遍影响较大的设备,其中,各设备工时量占比:各设备工时量占比=该设备工时量/交流站运维总工时量,该指标用来选取影响大的设备,设备数量作为特高压交流站运维人员需求预测模型的相关参数;
2)在直流站运维分析中,通过变电运维巡视的工时量对比,确定换流阀组、控制保护系统、辅助系统设备、直流场设备、换流变、开光间隔作为影响大的设备,这些设备的数量值,作为后续特高压直流站运维人员需求预测模型构建的相关参数;
3)基于特高压交流站、直流站的设备、线路运维情况分析,特高压线路运维检修工时量与线路长度基本保持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华北电力大学;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华北电力大学;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33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系统状态的判断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煤价预测的直购模式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