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2638.4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78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方龙;席玉坤;王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星烁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入式 背光 模组 液晶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包括:发光元件、导光板、波长转换层;随着与发光元件的距离变远,在整体趋势上,所述波长转换层相应位置处转换的光的发光强度变小。本发明根据发光元件发射的光的光程的变化改变波长转换层转换光的发光强度,使得波长转换层转换的光与发光元件发射的从该侧入式背光源出射的光相匹配,因此混合后的光不会产生色差,导致影响观看效果。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该侧入式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通常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中,是液晶显示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用以供应充足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得液晶显示器面板能够正常显示。根据发光元件在背光模组中所处位置的不同,背光模组通常可以分为直下式背光模组、侧入式背光模组。
由于轻薄化等要求,侧入式背光模组越发受到重视。一般,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发光元件、导光板、波长转换层,发光元件设置在导光板的侧面,其发出的光经过导光板后部分光被波长转换层转换成不同于发光元件发光波长的光,最后各波长的光混合形成不同颜色。但是,随着波长转换层在长度方向上的延伸,由于发光元件发出的光在行进过程中产生损耗,波长转换层在长度方向上距发光元件越远,光的损耗越大,在不同位置与波长转换层转换的光混合后,会产生色差现象,影响观看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减小色差产生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其包括:发光元件;具有入光面和出光面的导光板,所述入光面接收所述发光元件产生的光,所述出光面出射光;波长转换层,设置在所述出光面的出光方向上,所述波长转换层包括荧光粉和分散介质,所述荧光粉分散在所述分散介质中,所述荧光粉接收所述出光面出射的光,并转换成预设波长的光出射;随着与所述发光元件的距离变远,在整体趋势上,所述波长转换层相应位置处的荧光粉的数量变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波长转换层内的分散介质具有连续性,分散在所述分散介质中的荧光粉数量分布具有连续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波长转换层距离所述发光元件越远处的厚度越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波长转换层的厚度按照线性比例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波长转换层最厚处的厚度为25至200微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波长转换层内各处的荧光粉浓度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波长转换层各处的厚度相同,距离所述发光元件越远处,整体趋势上,荧光粉的浓度越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波长转换层设置成多个波长转换单元,所述荧光粉和所述分散介质设置在所述波长转换单元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距离所述发光元件越远的波长转换单元的体积越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波长转换单元沿着厚度方向离所述出光面的距离越远处的横截面在所述出光面上正投影的面积越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波长转换层通过涂覆方式设置在所述出光面的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为发光面的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波长转换层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包括多个相互不连通的子凹槽,所述多个子凹槽内设置有波长转换层,随着与所述发光元件的距离变远,在整体趋势上,所述子凹槽内的波长转换层内的荧光粉的浓度降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荧光粉为量子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量子点包括红色量子点和绿色量子点,所述发光元件为蓝光发光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星烁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星烁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26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