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水下混凝土缺陷修复的环氧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00295.8 | 申请日: | 2017-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1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宋亚涛;张永辉;张涛;丁清杰;赵俊;赵付凯;刘海;刘娜;徐露露;翁沫冉;苏延峰;师广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水电第十一工程局(郑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6/32 | 分类号: | C04B26/32;C04B24/42;C08G14/12;C08G59/62;C08G59/14;C04B111/74;C04B111/7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2 | 代理人: | 罗建平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下 混凝土 缺陷 修复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水下混凝土缺陷修复的环氧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
(1)自制环氧固化剂,通过曼尼希反应制备脂环族酚醛胺环氧固化剂,将苯酚、间二甲苯二胺、37%福尔马林按照1:3.5:1.5的质量比,在95℃的条件下反应3h,然后在-0.095MPa真空条件下加热到110℃进行脱水处理;
(2)所述自制的环氧固化剂改性
将所述自制的环氧固化剂进行稀释,加入固化剂0.05~2.0重量份的疏水剂并均匀搅拌,加入疏水剂20重量份的水,常温条件下搅拌反应1h,得到疏水化改性的环氧固化剂;
(3)改性环氧树脂
将环氧树脂加热到60℃,添加重量份为1~5的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均匀搅拌反应0.5h,添加7~20重量份的多官能度的活性环氧稀释剂及5~15重量份的环氧树脂增塑剂,继续搅拌、冷却至室温,得到改性的环氧树脂;
(4)制备水下环氧混凝土
室温条件下,将改性后的环氧树脂与改性后的环氧固化剂按照4.7:1~2.5:1的比例进行均匀混合,并与环氧混凝土骨料按照1:3~1:5的比例进行均匀拌合10min,得到直接用于水下混凝土缺陷修复的高性能环氧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所述自制的环氧固化剂的胺值为540±30mg KOH/g,粘度为300~500mPa﹒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所述稀释剂采用酮类、醇类、酯类以及苯类稀释剂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所述疏水剂为辛基三甲氧基硅烷、正癸基三甲氧基硅烷、正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所述改性的环氧树脂采用比例为10:0~6:4的改性E44与改性E51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所述多官能度的活性环氧稀释剂为双官能度的聚丙二醇活性稀释剂、单官能度的环氧丙烷邻甲苯基醚活性稀释剂以及环氧丙烷丁基醚中一种或两者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所述环氧树脂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脂中的一种或两者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所述环氧混凝土骨料为石英砂、石英粉。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所述骨料粒径的配比为:5-8mm粒径骨料的重量份为0-15,3-5mm粒径骨料的重量份为0-5,1-3mm粒径骨料的重量份为0-5,40-70目粒径骨料的重量份为20-65,70-100目粒径骨料的重量份为35-60,100目粒径骨料的重量份为3-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水电第十一工程局(郑州)有限公司,未经中水电第十一工程局(郑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029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