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96963.4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89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谢惠敏;张沼栋;周秀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62;G06F3/041 |
代理公司: | 11603 北京晟睿智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于淼<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3611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多个触控电极,位于第一电极层;多个像素电极,位于第二电极层,各像素电极包括连接部,在连接部处与薄膜晶体管的源极或漏极电连接;多条触控信号线,位于第一金属层;多个连接电极,与各触控信号线一一对应,连接电极形成于第二电极层;连接电极在第一过孔区通过第一过孔与对应的触控信号线电连接,连接电极在第二过孔区通过第二过孔与对应的触控电极电连接;第一过孔区和第二过孔区的中心点的连线与第二方向之间具有夹角θ,0≤θ<77.42°;其中,第一方向与像素阵列的行方向平行,第二方向与像素阵列的列方向平行。该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可以提升显示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面板因其具有分辨率高、成本低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显示技术领域。通常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液晶分子在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形成的电场下发生偏转,从而调节出射光线的强度,实现不同亮度的像素的显示。
触控式的液晶显示面板中通常将公共电极复用为触控电极,并在触控电极上连接至少一条触控信号线以传输触控信号。为了简化制程,现有的触控式液晶显示面板通常在像素电极所在的膜层设计连接电极,通过连接电极将触控信号线和触控电极相互电连接。
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中,像素电极包括沿与显示面板的侧边呈一锐角方向延伸的多个子电极,在一定范围内,液晶显示面板的透过率随着该子电极与显示面板的侧边之间的角度(或者倾斜角)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像素电极中各子电极倾斜角度过大会导致每个像素电极所占用的面积增大,连接电极和像素电极之间的距离过小,产生信号串扰,并且连接电极与触控信号线之间容易产生横向电场,从而影响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形成的电场,使显示效果下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本申请提供了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薄膜晶体管;多个触控电极,位于第一电极层;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电极,位于第二电极层,各像素电极的一端包括连接部,像素电极在连接部处与薄膜晶体管的源极或漏极电连接;多条触控信号线,位于第一金属层,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第一金属层相互绝缘;多个连接电极,与各触控信号线一一对应,连接电极形成于第二电极层,连接电极位于沿第一方向相邻的像素电极之间、且靠近像素电极的连接部的一端;连接电极包括第一过孔区和第二过孔区,连接电极在第一过孔区通过第一过孔与对应的触控信号线电连接,连接电极在第二过孔区通过第二过孔与对应的触控电极电连接;第一过孔区和第二过孔区的中心点的连线与第二方向之间具有夹角θ,0≤θ<77.42°;其中,第一方向与像素电极形成的阵列的行方向平行,第二方向与像素电极形成的阵列的列方向平行。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触控显示面板。
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通过将连接电极的第一过孔区的中心点和第二过孔区的中心点的连线与像素电极形成的阵列的列方向之间的夹角θ设计为0≤θ<77.42°,使得连接电极的两个过孔区近似沿像素电极形成的阵列的列方向排列,从而缩小连接电极沿像素电极形成的阵列的行方向的宽度,使得像素电极中的各子电极与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可以设计得足够大,在保证连接电极不影响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的电场强度的同时可以提升触控显示面板的穿透率,进而提升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一个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触控显示面板中局部A的一个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沿图2所示剖线BB’的一个剖面结构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69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太阳能智慧路灯
- 下一篇: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