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凝胶动态成胶性能评价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93281.8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18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葛红江;熊英;宋阳坤;杨卫华;王啊丽;许红恩;雷齐玲;田继东;段理;马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10 | 分类号: | G01N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董亚军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凝胶 动态 性能 评价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凝胶动态成胶性能评价装置及方法,属于油田开采领域。该装置包括:设置有可视窗的箱体;设置在箱体外的控制器;设置在箱体外并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电机,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机运行;与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的第一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联接的第二皮带轮;一端与第二皮带轮连接,另一端可转动地穿过箱体并与箱体内的夹持件连接的第一传动轴;多个被夹持件夹持的试管,每个试管的管口通过胶塞封堵;在每个试管内可上下移动的测试岩块。测试岩块呈柱体结构,测试岩块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纵向通孔。通过该装置可自动地、简单地、省时省力地评价在不同成胶时间时,聚合物凝胶调剖剂的动态成胶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凝胶动态成胶性能评价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油藏的非均质性越来越严重,致使储藏于低渗透层的原油不易开采。通过使用聚合物凝胶调剖剂可封堵高渗透层,扩大注入水的波及面积,有利于对低渗透层储油的开采。而聚合物凝胶调剖剂在配置后的初始状态为粘稠液体,在注入油层后,一般在1-7天后交联成凝胶状,因此对聚合物凝胶调剖剂的成胶性能进行评价,有利于判断其调剖性能。但在实际应用中,聚合物凝胶调剖剂在油层中始终为流动状态,因此提供一种凝胶动态成胶性能的评价装置或者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凝胶动态成胶性能的评价装置,该装置包括:人造岩心、设置在人造岩心上的压力传感器、用于向人造岩心内注水的平流泵、用于盛装聚合物凝胶调剖剂的储罐。其中,人造岩心为5-30米长,填砂体积为4000mL,人造岩心上设置有注入口和输出口,以便于水及聚合物凝胶调剖剂流通人造岩心。通过压力传感器可直接读取人造岩心内部的压力。在实验时,首先利用平流泵向人造岩心内注水,并记录压力传感器的读数。聚合物凝胶调剖剂在经过预定成胶时间后,通过平流泵驱动储罐内的聚合物凝胶注入人造岩心内,记录压力传感器的读数。根据两次读数之间的比值,可以推断聚合物凝胶调剖剂在经过预定成胶时间后,在油层的成胶性能。当评价在不同成胶时间时,聚合物凝胶调剖剂的动态成胶性能时,可通过设置多个人造岩心进行上述实验。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技术提供的评价装置在评价聚合物凝胶调剖剂在不同成胶时间的动态成胶性能时,需要设置多个人造岩心,但每个人造岩心的体积大,实验过程复杂,很难对聚合物凝胶调剖剂在不同成胶时间的成胶状态进行准确评价。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便于在不同成胶时间时,对聚合物凝胶动态成胶性能进行准确评价的装置及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凝胶动态成胶性能评价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设置有可视窗的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外的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箱体外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电机,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电机运行;与所述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的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联接的第二皮带轮;一端与所述第二皮带轮连接,另一端可转动地穿过所述箱体并与所述箱体内的夹持件连接的第一传动轴;多个被所述夹持件夹持的试管,每个所述试管的管口通过胶塞封堵;在每个所述试管内可上下移动的测试岩块;所述测试岩块呈柱体结构,所述测试岩块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纵向通孔。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纵向通孔为柱体结构、方形体结构、或者六棱柱结构。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夹持件包括:上夹板、下夹板、两个螺杆及与所述螺杆配套的螺母;两个所述螺杆的下端均与所述下夹板垂直连接,上端分别由所述上夹板上设置的螺纹孔穿出,并通过所述螺母锁紧固定;多个所述试管的下端及所述胶塞的上端分别与所述下夹板和所述上夹板的板面相抵;所述第一传动轴与其中一个所述螺杆垂直连接。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下夹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试管下端相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试管的下端卡入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上夹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胶塞上端相配合的第二凹槽,所述胶塞的上端卡入所述第二凹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32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