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矮牵牛病毒病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92176.2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2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常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鑫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矮牵牛 病毒 病毒植株 组培繁殖 病毒病 接种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繁殖 病毒防治 工作效率 花叶病毒 茎尖脱毒 免疫接种 培养基 植株 组培苗 发病率 配制 携带 生产 防治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弱病毒防治矮牵牛病毒病的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1)培养基的配制;2)矮牵牛茎尖脱毒培养;3)病毒ELISA检测:4)弱病毒的接种;5)弱病毒植株的组培繁殖。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接种弱病毒植株的组培繁殖,繁殖的组培苗:100%携带弱病毒,并可连续地繁殖下去,作为生产用种,省去以往每年生产前都需进行免疫接种,成倍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弱病毒保护的矮牵牛其花叶病毒和类似病症的发病率低于3%,植株健壮、花大色艳,品质明显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毒的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弱病毒防治矮牵牛病毒病的方法。
背景技术
矮牵牛原产南美,属茄科碧冬茄属植物,是一种广泛用于盆栽、花坛的草本植物。因其花期长,花色品种多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在美化环境上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但因病毒的严重危害,症状感病植株出现叶斑驳症,形成花叶,颜色有深有浅,常伴有叶卷曲,生长势减弱,花畸形,变小等,使其观赏价值大大降低。据调查表明,种子繁殖的发病率为20~30%,无性繁殖的发病率可高达902,乞左右。自然侵染矮牵牛的病毒以黄瓜花叶病毒(CMV)为主。
植物病毒是侵染蔬菜花卉药材和大田作物的细胞内致病的微生物,因为其按照寄主的细胞系统进行基本的代谢和复制侵染过程,因些其不能像细菌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那样通过药物治疗达到根除效果。迄今,对植物病毒进行控制仍然没有“特效药”,控制的主要方法是预防其侵染。实践证明:预先接种弱病毒株能够干扰其后侵梁的强病毒株的危害,降低其影响,达到抗病增产和改善作物品质的作用。以黄瓜花叶病毒(CMV)为例,该病毒能够侵染1000多种植物,可经75种蚜虫传播,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寄主植物最多、分布最广、危害严重的植物病毒之一。预防病毒传播媒介昆虫和获得无病毒繁殖材料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均能够有效实施。用弱病毒株进行预防接种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预防接种的方法大都采用浸根、喷枪和摩擦接种法,在接种弱病毒前必须进行种子消毒和苗床防治蚜虫、白粉虱,严防幼苗在接种弱病毒前被强病毒感染,具有费时、使用方法繁琐、效率低等缺点,故不利于产业化,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弱病毒防治矮牵牛病毒病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1、一种防治矮牵牛病毒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培养基的配制,包括基本培养基和组培各阶段培养基的各组分与每升所含重量为:
(1)基本培养基;
(2)诱导培养基;
(3)增殖培养基;
(4)生根培养基;
2)、矮牵牛茎尖脱毒培养:
(1)外植体的选取与灭菌;
(2)茎尖脱毒培养;
(3)增殖培养;
(4)壮苗培养;
(5)生根培养;
(6)移栽;
(7)定植;
3)、病毒ELISA检测:
将常规温室中发生的矮牵牛病毒,经扩增、克隆和原核表达所获得的相关病毒外壳蛋白,注射小鼠或家兔免疫并制备成病毒特异性抗缸清后,对移栽苗和开花植株进行病毒ELIsA检测;
4)、弱病毒的接种
将黄瓜花叶病毒的弱病毒株通过常规汁液摩擦方法接种到步骤3)检测为无病毒的矮牵牛植株上:
5)、弱病毒植株的组培繁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鑫,未经常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21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朝鲜蓟的培育方法
- 下一篇:一种黄瓜试管苗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