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竖向减振隔振支座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91551.1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58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盛涛;李水明;侯姗姗;王建超;王卫国;陈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建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15/023 | 分类号: | F16F15/023;F16F15/08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7 | 代理人: | 潘杰;白洪长 |
地址: | 31504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竖向 减振隔振 支座 及其 工作 方法 | ||
1.一种竖向减振隔振支座,其包括上封板(1)、承压囊体(2)、下封板(3),承压囊体上端、下端分别密封固定连接上封板、下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囊体(2)的内腔设有气囊(5),气囊内填充气体,且承压囊体内腔与气囊外壁之间所形成的腔室密实填充直径为0.1~0.25mm的固态颗粒(8),且所述气囊在固态颗粒包围挤压下定位于承压囊体内腔的中部,所述承压囊体沿竖向分布形成至少两段囊体,相邻囊体间通过套接腰环(9)形成内凹结构,所述承压囊体的各段囊体内腔中部均设有气囊(5),所述气囊通过充气管路(7)沿上封板(1)或下封板(3)导通至承压囊体的外部;所述气囊外壁与充气管路密封结合处,以及气囊外壁与该密封结合处相对的另一侧,均通过碳纤维增强橡胶(6)补强处理;所述气囊为球形或椭球形,气囊的壁层包括两层,其中气囊内壁层为丁基橡胶层,气囊外壁层为碳纤维增强橡胶层;所述承压囊体的壁层包括三层,承压囊体内壁层为增强橡胶层,中间层为碳纤维布层,外壁层为抗老化橡胶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向减振隔振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囊体(2)的上下两端均形成定位翻边,承压囊体上下端的定位翻边分别通过上、下定位法兰(4)配合螺栓件与对应的上封板(1)、下封板(3)紧固。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向减振隔振支座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竖向减振隔振支座承受竖向激振时,由所述承压囊体(2)及内腔的固态颗粒(8)和气囊(5)共同承载激振力,固态颗粒间形成摩擦,即形成耗能阻尼,固态颗粒包围气囊,使气囊外壁仅承受压力,同时气囊对固态颗粒的挤压传力形成弹性支撑,对该竖向减振隔振支座形成弹性力和恢复力,以此实现减振隔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建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建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155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