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拍摄方法以及触发监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86501.4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540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陈铭;吴国;陈羿丞 | 申请(专利权)人: | 盯盯拍(深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H04N7/18 |
代理公司: | 44232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抗美;刘耿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拍摄 方法 以及 触发 监控 装置 | ||
1.一种拍摄方法,其应用于触发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方法包括:
预设调整拍摄方式的参考因素以及依据参考因素的监控状况对应调整的拍摄方式,其中,所述参考因素包括:画面情况、误触发次数、电量以及当前的环境状况中的至少一种;
获取所述参考因素的监控状况;
根据所述参考因素的监控状况调整拍摄方式,其中,所述拍摄方式包括:调整所述触发传感器的打开频率和/或触发后的拍摄周期;当所述参考因素为画面变化情况时,所述拍摄方法包括:
启动触发传感器的触发感应功能;
当接收到触发信号时,拍摄图像画面,判断是否存在触发所述触发传感器的物体在监控范围内停留时间超过第一设定时间或者短于第二设定时间的画面情况;
如果存在,则调整所述触发传感器的打开频率和/或触发后的拍摄周期,使得所述触发传感器的打开频率低于初始的打开频率和/或使得所述拍摄周期相对短于设定的拍摄周期,否则,继续按照设定的所述拍摄周期进行拍摄;
当所述参考因素为误触发次数时,所述拍摄方法还包括:
统计设定时间内的误触发概率,判断所述误触发次数处于何种预设数值范围;
根据所述误触发概率所处的所述预设数值范围,调整触发传感器的触发感应功能的触发灵敏度和/或调整所述拍摄周期;
在所述启动触发传感器的触发感应功能的步骤之前,所述拍摄方法还包括:
检测当前的电量,判断当前的电量处于何种预设数值范围;
根据所述误触发次数所处的所述预设数值范围,调整触发传感器的触发感应功能的打开频率和/或调整所述拍摄周期;所述启动触发传感器的触发感应功能的步骤之前,所述拍摄方法还包括:
检测当前的环境状况;
根据当前的环境状态,调整触发传感器的触发感应功能的打开频率和/或调整所述拍摄周期。
2.一种触发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监控装置包括:
预设模块,其用于预设调整拍摄方式的参考因素以及依据参考因素的监控状况对应调整的拍摄方式,其中,所述参考因素包括:画面情况、误触发次数、电量以及当前的环境状况中的至少一种;
获取模块,其用于获取所述参考因素的监控状况;
调整模块,其用于根据所述参考因素的监控状况调整拍摄方式,其中,所述拍摄方式包括:调整所述触发传感器的打开频率和/或触发后的拍摄周期;
当所述参考因素为画面变化情况时,所述触发监控装置包括:
启动模块,其用于启动触发传感器的触发感应功能;
获取模块,其用于当接收到触发信号时,拍摄图像画面,判断是否存在触发所述触发传感器的物体在监控范围内停留时间超过第一设定时间或者短于第二设定时间的画面情况;
调整模块,其用于如果存在触发所述触发传感器的物体在监控范围内停留时间超过第一设定时间或者短于第二设定时间的画面情况,则调整所述触发传感器的打开频率和/或触发后的拍摄周期,使得所述触发传感器的打开频率低于初始的打开频率和/或使得所述拍摄周期相对短于设定的拍摄周期,否则,继续按照设定的所述拍摄周期进行拍摄;
当所述参考因素为误触发次数时,所述拍摄方法还包括:
获取模块,其用于统计设定时间内的误触发概率,判断所述误触发次数处于何种预设数值范围;
调整模块,其用于根据所述误触发概率所处的所述预设数值范围,调整触发传感器的触发感应功能的触发灵敏度和/或调整所述拍摄周期;
当所述参考因素为电量时,所述拍摄方法还包括:
获取模块,其用于检测当前的电量,判断当前的电量处于何种预设数值范围;
调整模块,其用于根据所述误触发次数所处的所述预设数值范围,调整触发传感器的触发感应功能的打开频率和/或调整所述拍摄周期;
当所述参考因素为当前的环境状况时,所述拍摄方法还包括:
获取模块,其用于检测当前的环境状况;
调整模块,其用于根据当前的环境状态,调整触发传感器的触发感应功能的打开频率和/或调整所述拍摄周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盯盯拍(深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盯盯拍(深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650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