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嗜酸乳杆菌S-层蛋白分子印迹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85327.1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91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潘道东;李建林;郭宇星;荀明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C07K14/335;C07K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余俊杰 |
地址: | 21002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酸乳 杆菌 蛋白 分子 印迹 传感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嗜酸乳杆菌S-层蛋白分子印迹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以二氧化硅为载体,S-层蛋白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所述分子印迹传感器由以下方法制得:
(1)将单分散性良好的SiO2颗粒超声分散在乙醇溶液中,浓度为0.3g/mL;
取10mL分散好的SiO2乳液至小烧杯,然后载玻片垂直插入烧杯中固定好,通过垂直沉降法,使胶体颗粒自组装在洁净的载玻片上,形成三维有序的胶体颗粒阵列,待溶剂完全挥发后,得到具有三维有序排列结构的SiO2胶体晶体,形成光子晶体薄膜;
(2)将光子晶体薄膜在500℃条件下处理1h,以增强其机械性能;
然后对其进行表面修饰,具体操作为:将其浸泡在piranha洗液中12h,使SiO2微球表面暴露出羟基基团,然后用双蒸水清洗干净并用氮气流吹干;接下来将光子晶体薄膜浸泡于含有5%APTES的乙醇溶液中1h,使微球表面产生氨基基团;然后将光子晶体薄膜浸泡于含有5%戊二醛的PBS溶液2.5h,戊二醛一端的醛基与SiO2微球上的氨基发生反应,使微球醛基化;
然后以PBST洗液多次清洗光子晶体薄膜,并将清洗后的薄膜置于浓度为1mg/mL S-层蛋白的PBS溶液中,4℃下保持12h,使S-层蛋白分子上的氨基与SiO2微球表面的醛基缩合,实现蛋白在微球表面的共价连接;
(3)配置水凝胶预聚液:甲基丙烯酸0.5mL,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0.25mL,甲醇1mL,将配置好的预聚液放置在4℃下静置12h,使其充分混合;然后向预聚液中加入10mg光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超声10min使其混合均匀,并持续通入氮气10min以排尽其中的氧气;
(4)取步骤(2)制备的光子晶体基片,在其表面覆盖一层75mm×25mm的有机玻璃,并用夹子固定好,形成上层为PMAA有机玻璃,中间为光子晶体薄膜,下层为载玻片的三明治结构;用移液枪预聚液缓慢地注入玻璃缝隙,在毛细作用力下预聚液会进入玻璃空隙,直到光子晶体薄膜的颜色变透明则预聚液得到了充分浸透;
在冰浴条件下用波长为365nm的紫外灯照射30min引发预聚液发生光聚合;
(5)将步骤(4)处理后的光子晶体薄膜浸泡于2%氢氟酸溶液中,除去SiO2颗粒,得到三维有序的反蛋白石光子晶体水凝胶膜;接着将水凝胶膜在NaOH和NaClO的混合溶液中处理6小时,然后用醋酸的SDS溶液反复清洗三次以除去水凝胶膜中的模板蛋白,即获得嗜酸乳杆菌S-层蛋白分子印迹传感器。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嗜酸乳杆菌S-层蛋白分子印迹传感器在检测嗜酸乳杆菌S-层蛋白中的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嗜酸乳杆菌S-层蛋白的浓度与Bragg衍射峰的位移呈线性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的响应速度小于3分钟。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嗜酸乳杆菌S-层蛋白分子印迹传感器在嗜酸乳杆菌S-层蛋白富集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532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