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痛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84732.1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4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陈背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神能保健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 | 分类号: | A61K36/90;A61K36/8994;A61P19/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7 | 代理人: | 李静,舒梦来 |
地址: | 3157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痛风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原料按质量份包括如下组分:苍术7-12份、黄柏7-12份、川牛腾7-18份、薏米27-35份、草薢10-25份、泽泻15-25份、土茯苓10-20份、泽兰7-12份、苏木7-12份、大黄4-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痛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各组分含量为:苍术9份、黄柏9份、川牛腾9份、薏米30份、草薢18份、泽泻15份、土茯苓15份、泽兰9份、苏木9份、大黄5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浸泡:将苍术9份、黄柏9份、川牛腾9份、薏米30份、草薢18份、泽泻15份、土茯苓15份、泽兰9份、苏木9份、大黄5份放入冷水中浸泡15~20min;
(2)晾干:将浸泡后的组分在35~40℃的环境中晾干;
(3)磨粉:将大黄磨成颗粒;
(4)煎煮:采用一种煮药装置对治疗痛风的中药的原料进行煎煮,所述煮药装置包括:煎药容器、环套和设于煎药容器底部的加热部,所述环套滑动连接在煎药容器外周,环套的底面由外向内逐渐向下倾斜,环套的上端设有密封盖,密封盖上设有压力控制阀,煎药容器的外周设有位于环套底面上方的限位凸棱,煎药容器上端可拆卸连接有由内向外逐渐向下倾斜的集水板;所述煎药容器上部的侧壁上设有位于限位凸棱和集水板之间的漏料孔,所述环套和煎药容器之间形成储料空间,所述集水板和环套内侧壁的上部组成集水空间,所述环套内侧壁的下部设有导水槽;
煎煮步骤如下:
(a)将组分中的苍术、黄柏、川牛腾、薏米、草薢、泽泻、土茯苓、泽兰和苏木加入煎药容器中,并向煎药容器中加入清水,使清水漫过组分1~2cm;
(b)取下煮药装置的集水板,将大黄颗粒加入储料空间内,再将集水板固定在煎药容器上端;
(c)关闭密封盖,并通过加热部向煎药容器加热;
(d)当环套底面与限位凸棱接触后5~8分钟,停止向煎药容器加热;
(e)打开密封盖,将所得药汤冷却至常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将大黄磨成2~3mm的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板螺纹连接在煎药容器的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煎药容器的下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处设有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上设有鸣音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神能保健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神能保健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473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