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用移动式干冰相变防灭火系统及实施防灭火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84435.7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46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秦跃平;杨小彬;陈有强;王文强;张继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F5/00 | 分类号: | E21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李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干冰 相变 灭火 系统 实施 方法 | ||
1.一种矿用移动式干冰相变防灭火系统,用于对煤矿工作面实施防灭火,其特征在于,包括:钎杆式多功能测温系统、输气管路以及用于将惰性防灭火材料转化为灭火用惰性气体的惰性防灭火材料相变发生器机组;
钎杆式多功能测温系统包括多功能钎杆、矿用温度数显表和电缆;电缆在多功能钎杆的内部由前端向后端延伸,并且电缆的前端与设于多功能钎杆前端内部的温度探头电连接,而电缆的后端与设于多功能钎杆外部的矿用温度数显表电连接;
多功能钎杆的前端设有出气孔,多功能钎杆的后端设有气体收集口,并且该气体收集口设有密封盖;多功能钎杆的内部设有由前端向后端延伸的气体通道,并且气体通道的前端与出气孔连通,而气体通道的后端与气体收集口连通,同时气体通道的后端还通过输气管路与惰性防灭火材料相变发生器机组连通;
多功能钎杆设置于煤矿工作面的煤体中;温度探头实时检测煤矿工作面的煤体温度,并通过矿用温度数显表显示;通过多功能钎杆的气体收集口采集煤矿工作面的煤体内气体;根据煤矿工作面的煤体温度和煤体内气体成分确定出煤体自然发火危险区域,控制惰性防灭火材料相变发生器机组产生灭火用惰性气体,并使灭火用惰性气体依次经过输气管路、气体通道和出气孔注入到煤体自然发火危险区域的煤体中,从而实现对煤体自然发火危险区域的防灭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移动式干冰相变防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功能钎杆为多根,并且这些多功能钎杆设于煤矿工作面的不同部位的煤体中;
所述的输气管路包括输气管路主干管和多条输气管路支管;输气管路支管与输气管路主干管连通,并且输气管路支管上均设有阀门;
多根多功能钎杆分别与不同的输气管路支管一一对应连通,并且根据不同多功能钎杆所获取的煤矿工作面的煤体温度和煤体内气体成分确定出煤体自然发火危险区域,控制不同输气管路支管上的阀门开合,使灭火用惰性气体精准注入到煤体自然发火危险区域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用移动式干冰相变防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气管路主干管上设有阀门和气体流量计;所述的输气管路支管上设有气体流量计。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矿用移动式干冰相变防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钎杆设置在煤体中的深度为3~5米,并且所述多功能钎杆的设置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0°~90°。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矿用移动式干冰相变防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惰性防灭火材料相变发生器机组产生灭火用惰性气体包括控制惰性防灭火材料相变发生器机组产生灭火用惰性气体的产气量和产气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矿用移动式干冰相变防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多功能钎杆的气体通道的后端设有矿用管路快速接头;多功能钎杆的气体通道通过该矿用管路快速接头与输气管路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矿用移动式干冰相变防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气管路采用矿用胶管或钢管,并且输气管路的外壁设有保温材料。
8.一种对煤矿工作面实施防灭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矿用移动式干冰相变防灭火系统对煤矿工作面实施防灭火。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对煤矿工作面实施防灭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矿用移动式干冰相变防灭火系统包括钎杆式多功能测温系统、输气管路和惰性防灭火材料相变发生器机组;
在煤矿工作面的多个不同区域分别设置钎杆式多功能测温系统,并利用这些钎杆式多功能测温系统探测各区域的煤体温度和煤体内气体成分;根据所述各区域的煤体温度和煤体内气体成分确定出煤体自然发火危险区域,并控制惰性防灭火材料相变发生器机组产生灭火用惰性气体,使灭火用惰性气体依次经过输气管路、气体通道和出气孔注入到煤体自然发火危险区域的煤体中,从而实现对煤矿工作面实施防灭火。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对煤矿工作面实施防灭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灭火用惰性气体注入到煤体自然发火危险区域的煤体时,通过钎杆式多功能测温系统实时监测该煤体自然发火危险区域的煤体温度和煤体内气体成分,根据实时监测的该煤体自然发火危险区域的煤体温度和煤体内气体成分,调整注入到该煤体自然发火危险区域的灭火用惰性气体的注入量和注入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443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差动放大的电学演示器
- 下一篇:一种无边框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