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血浆中泮托拉唑的手性LC‑MS/MS高通量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81356.0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7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钮小英;钟勘;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海科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72;G01N30/06;G01N30/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唯亚智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89 | 代理人: | 高玉蓉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浆 中泮托拉唑 手性 lc ms 通量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样品中泮托拉唑及其对映异构体的分析检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人血浆中泮托拉唑的手性LC-MS/MS高通量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手性药物是指药物分子结构中引入手性中心后得到的一对互为实物与镜像的对映异构体,手性药物对映异构体的理化性质基本相似,仅仅旋光性不同,但它们的药效学、药动学和毒理学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分子中存在一个手性硫原子中心为一对对映体组成的混合物,此类药物的药效学和药动学表现出对映体的差异性。现有技术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大部分技术只对泮托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消旋体定量,极少对其单独的对映异构体定量,并且大部分技术没有使用氘代内标,这影响了分析的准确性和重现性,还有的方法采用了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技术,这一技术灵敏度不能满足低剂量人体药动力学研究的要求,有少数文献报道了手性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技术,但由于对应异构体的结构差别很小,色谱分离常常需要较长的时间,大大降低了分析的效率,不适合对动辄数千的大批量的临床样品分析。
目前手性检测血浆中的S-(-)-泮托拉唑和R-(+)-泮托拉唑的技术主要为两种,即液相色谱-紫外技术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由于液相色谱-紫外技术需要非常长的色谱分离时间,每天分析样品量低于50个,大大限制了分析通量,且灵敏度较差,定量下限通常在100ng/mL以上,不能满足目前泮托拉唑临床药动学研究的需要,因此,亟待开发一种简便快速、精确度高的样品前处理方法,结合LC-MS/MS色谱技术,缩短运行时间的同时实现高通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精度高,适合大批量样品检测的人血浆中泮托拉唑的手性LC-MS/MS高通量检测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血浆中泮托拉唑的手性LC-MS/MS高通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血浆样品前处理:取50.0μL血浆,加入500μL内标溶液作为蛋白质沉淀剂,涡流并离心后,取上清液,得到待测样品;
S2、采用LC-MS/MS法测定待测样品中S-(-)-泮托拉唑、R-(+)-泮托拉唑、S-(-)-泮托拉唑-D6和R-(+)-泮托拉唑-D6的浓度:
I.LC条件:Lux cellulose-4柱:250mm×4.6m,5μm;柱温:40℃;进样体积:2μL;流动相A:10mM醋酸铵水溶液;流动相B:乙腈,采用体积比为10:90的A:B相等梯度洗脱,流动相的流速为1.3mL/min;
II.MS条件:离子源: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雾化电流:3.0μA;离子源温度:550℃;离子源气体N2:55psi,气帘气体N2:40psi;扫描模式: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
S3、标准曲线的绘制:称取S-(-)-泮托拉唑以甲醇溶解并定容,配制成S-(-)-泮托拉唑浓度约为1.00mg/mL的贮备液,称取R-(+)-泮托拉唑以甲醇溶解并定容,配制成R-(+)-泮托拉唑浓度约为1.00mg/mL的贮备液,吸取贮备液并以人空白血浆逐级稀释得到混合标准系列样品,以上述LC-MS-MS条件分别检测所述标准液,并根据检测结果绘制相应的标准曲线。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涡流的时间均为2min,涡流转速为4500rp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所述内标溶液为分别用S-(-)-泮托拉唑-D6和R-(+)-泮托拉唑-D6标准品以甲醇溶解并定容配制内标浓度为0.8mg/mL的内标贮备液,精密吸取上述各内标贮备液适量,加乙腈稀释,获得S-(-)-泮托拉唑-D6和R-(+)-泮托拉唑-D6的浓度均为50.0ng/mL的混合内标溶液。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色谱柱的洗脱时间为5.5min。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采用柱后分流,将色谱柱后流出的流动相分流为第一流动相和第二流动相,第一流动相以0.4mL/min的流速进入质谱,第二流动相以0.9mL/min的流速进入排废管路。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的LC条件还包括自动进样器温度为室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海科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海科医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13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