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证书的数据加/解密方法和装置、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77898.0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59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程朝辉;杜峰;薛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奥联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30 | 分类号: | H04L9/30;H04L9/32;H04L9/0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明日今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3 | 代理人: | 王杰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证书 数据 解密 方法 装置 终端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无证书的数据加/解密的方法和装置、终端,其中方法包括:加密端通过解密端获取密钥生成中心公开的系统参数,生成加密公钥和解密私钥的密钥对;利用随机数、所述系统参数和解密端的标识ID_B生成基于标识加密方法的加密密钥U,以及利用所述随机数、所述加密公钥生成基于公钥加密方法的加密密钥V,并使用所述加密密钥U、加密密钥V和密钥派生函数KDF派生数据加密密钥对消息M进行加密,生成消息M的加密密文;通过所述解密端利用所述系统参数、标识ID_B对应的标识解密私钥D_B和所述解密私钥对所述加密密文进行解密。本发明无需证书管理系统,同时又保证只有确定的密文接收方才能解密密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数据加密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无证书的数据加/解密的方法和装置、终端。
背景技术
传统的公钥加密系统,需要有安全的公钥发布机制,如基于证书的PKI(PublicKeyInfrastructure的首字母缩写,公钥基础设施)来将用户的身份和用户的公钥关联。标识密码系统中用户的标识就可以用做用户的公钥,更加准确地说是:用户的公钥利用用户的指定标识和一个公开的系统参数,通过指定的一个方法计算得出。在这种情况下,用户不需要申请和交换证书,从而很大地简化了标识密码系统管理的复杂性。
用户的私钥由标识密码系统中的一受信任的第三方如“密钥生成中心”使用标识私钥生成方法计算生成。标识密码系统是一种密钥委托的系统,即“密钥生成中心”的控制方可以生成任意标识的私钥,进而解密所有的密文。
如何无需证书,又保证只有确定的密文接收方才能解密密文,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方法简单的无证书的数据加/解密的方法和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无证书的数据加/解密的方法,包括:
加密端通过解密端获取密钥生成中心公开的系统参数,生成加密公钥和解密私钥的密钥对;
利用随机数、所述系统参数和解密端的标识ID_B生成基于标识加密方法的加密密钥U,以及利用所述随机数、所述加密公钥生成基于公钥加密方法的加密密钥V,并使用所述加密密钥U、加密密钥V和密钥派生函数KDF派生数据加密密钥对消息M进行加密,生成消息M的加密密文;
通过所述解密端利用所述系统参数、标识ID_B对应的标识解密私钥D_B和所述解密私钥对所述加密密文进行解密。
进一步地,所述密钥生成中心公开的系统参数为E,e,P1,P2,[s]P1,H,KDF,MAC;其中,
E为密钥生成中心选择的一条椭圆曲线;
e为双线性对;
P1和P2为点群G1和G2中的两个点;G1和G2为椭圆曲线E上的两个阶为素数q的点群;
s为主私钥,其为随机选择的0到q之间的整数;
[s]P1为s个P1相加;
H为映射函数,其将一个比特串O映射到[1,q-1]上;
KDF为标准的密钥派生函数;
MAC为标准的消息认证码函数。
进一步地,所述解密端的标识解密私钥D_B为:
D_B=[s/(H(1||ID_B)+s)]P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奥联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奥联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78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