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眼镜蛇毒作为杀灭痤疮丙酸杆菌的用途和由其组成的抑制痤疮化妆品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273910.0 申请日: 2017-04-25
公开(公告)号: CN107007533A 公开(公告)日: 2017-08-04
发明(设计)人: 朱楚君;杨承鸿;朱文捷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天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8/98 分类号: A61K8/98;A61K8/64;A61Q19/00;A61P17/10
代理公司: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53 代理人: 黄秋云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眼镜 蛇毒 作为 杀灭 痤疮 丙酸 杆菌 用途 组成 抑制 化妆品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眼镜蛇毒作为杀灭痤疮丙酸杆菌的用途和由其组成的抑制痤疮化妆品。

背景技术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疾病, 主要发生于面部,表现为粉刺、丘疹和脓疱等皮肤损害,并可引起色素沉着和瘢痕等持久的皮肤外观改变。痤疮是影响人类外貌的最常见皮肤病变,青少年中有大约90%发生过不同严重程度的痤疮,在25-34岁的成年人群中发生率也高达80%。新的更安全有效的抗痤疮治疗方法一直备受重视。

痤疮发病原因复杂,它与雄性激素分泌旺盛,皮脂腺分泌增多,毛囊和皮脂腺内皮脂瘀积,以及痤疮丙酸杆菌等细菌大量增生繁殖等因素有关。其中,痤疮丙酸杆菌是诱发炎症性丘疹、脓疱形成的主要病原菌,是造成皮肤损伤和长久性外观改变的重要原因。有效地杀灭痤疮丙酸杆菌对于痤疮的治疗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眼镜蛇毒有显著的抗菌作用,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沙门氏杆菌、霍乱弧菌、变形杆菌等各种革兰氏阳性或阴性菌,以及厌氧菌等均具有杀灭作用。然而,眼镜蛇毒能否有效地杀灭痤疮丙酸杆菌,用于皮肤痤疮的治疗还未见报道。

此外,已有的研究证实,各种眼镜蛇毒所含的毒性成分的类型是基本相同的。但由于受到产地、饲养、性别和年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眼镜蛇毒各毒性成分的氨基酸序列和毒性的大小存在差异,所占的比例也不完全相同,不同来源的眼镜蛇毒的毒性大小相差可以非常悬殊。毒性强的眼镜蛇毒的使用危险性无疑会更高。另外,由于皮肤的屏障作用,眼镜蛇毒中的大分子成分(主要是蛋白酶类)是无法透过皮肤的。但这些蛋白酶类大多具有组织消化作用,在接触破损皮肤时可能会进一步加重组织的损伤。

因此,如何筛选皮肤使用安全的眼镜蛇毒(包括未经提取的粗毒和经过精制的眼镜蛇毒),以及如何制备得到去除大分子蛋白酶类作用的眼镜蛇毒(经过精制的眼镜蛇毒),并如何将特定含量的经过安全筛选的眼镜蛇毒应用到抑制痤疮化妆品中,用于皮肤痤疮的治疗,还未见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旨在给出眼镜蛇毒作为杀灭痤疮丙酸杆菌的用途。

所述眼镜蛇毒选自符合眼镜蛇毒皮肤外用安全性筛选试验的未经提取的粗毒和/或经过精制的蛇毒。

其中,所述眼镜蛇毒皮肤外用安全性筛选试验采用剪皮小鼠致死毒性试验:

1)实验动物:昆明种小鼠10只,雌雄各5只,体重19~23 g;

2)蛇毒样品:称取眼镜蛇毒粗毒或精制蛇毒冻干粉适量,用纯净水配制成10 mg/ml蛇毒溶液,5000 r/min离心20 min,取上清,过0.22 mM滤膜除菌,备用;

3)实验过程:在小鼠背部剪去面积至少0.5 cm2的全层皮肤,正常饲养24小时后,按0.5 ml/g体重在创面上均匀滴加10 mg/ml蛇毒上清;

4)结果判断:观察3日无小鼠死亡,即最小致死量大于5.0mg/kg体重。

对未经提取的粗毒和/或经过精制的蛇毒进行安全性筛选,选择毒性低的未经提取的粗毒和/或经过精制的蛇毒有助于保证其皮肤使用的安全性,只要符合上述眼镜蛇毒皮肤外用安全性筛选试验的眼镜蛇毒均为本发明所述的未经提取的粗毒和/或经过精制的蛇毒。

其中,所述未经提取的粗毒杀灭痤疮丙酸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5.6mg/ml。

其中,所述经过精制的蛇毒可以通过各种分离或变性等技术,如超滤提取、分子筛层析、离子交换柱层析、蛋白变性和沉淀等制备方法得到。通过这些制备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或去除蛇毒蛋白酶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眼镜蛇毒皮肤使用的安全性。

其中,所述超滤提取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5.0 g眼镜蛇粗毒加250 ml 纯净水溶解,5000 r/min离心20 min,取蛇毒上清;蛇毒上清通过2万分子量的超滤膜进行超滤,超滤压力0.4MPa,通过超滤膜的部分即为减毒的经过精制的蛇毒(精制眼镜蛇毒样品1);冷冻干燥成冻干粉保存。所述通过超滤提取制备方法得到的经过精制的蛇毒杀灭痤疮丙酸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31.3mg/m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天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天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39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