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水沉淀池及废水沉淀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72912.8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4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冯元群;康颖;应洪仓;楼振纲;沈加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24;C02F1/5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林宝堂,郑阳政 |
地址: | 3100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水 沉淀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水沉淀池及废水沉淀方法。
背景技术
废水沉淀池一般有竖流式沉淀池、平流式沉淀池和辐流式沉淀池。按沉淀原理,主要有竖流式沉淀池和平流式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的沉淀原理是悬浮物本身沉降速度大于水流上升流速,实现悬浮物沉降分离,沉降速度一般为1.5-3.0米/小时。平流式沉淀池的沉淀原理是悬浮物按其本身沉降速度有足够的沉降时间沉到池底,实现悬浮物沉降分离,即悬浮物本身沉降速度大于沉淀池的表面负荷率,表面负荷率一般为1.5-3.0立方米/(平方米•小时)。一般来说竖流式沉淀池池深大,适用于较小处理规模;而平流式沉淀池和辐流式沉淀池池深较浅,占地面积大,其中平流式适用于大、中、小处理规模,辐流式适用于大、中处理规模。其排泥方式可以定期排泥,也可以连续排泥。
在废水处理领域,传统理论认为,在使用污水沉淀池处理污水时,污水能够均匀和平均地通过沉淀池,在此过程中,重的污泥或者废固体沉淀下降到池底形成污泥,污泥层由收集器池底取出,经沉淀净化的水流过溢流堰,经溢流堰上端流入出水通道而后排出。
但是工业实践中的实际情况与上述传统理论的分析和预测出入很大。研究发现,沉淀池内水力流动的情况对沉淀效果有决定性的影响。污水的进水流速过快会引起严重的异重流现象,原因是进水水流的比重比沉淀池内的清水的比重大,以及较快的自然流速加上进水水流的流入位置较高,进水水流会带动沉淀池内的清水形成涡流(射流现象)。产生的涡流水流量往往高出进水流量的10倍以上,严重的涡流导致沉淀池底的污泥扬起从而阻碍污泥的沉淀效果。为此设计出了如中国专利号为200510002171.9结构形式的从水池的水体内部空间引入废水的废水池和废水处理方法。该结构进行废水处理时,较之该技术以前的技术而言是具有进步性的,但是仍旧有以下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设置根本裙板将水池水体分割为污水区域(布水孔所在区域)和清水区域,污水区域的下端相当于污水进口,整个污水区域相当于一根污水进管,使得水池参与沉淀处理的空间(已即水池总空间减掉污水区域后的空间)降低、已即有效空间占比低;最大废水处理量由沉淀池的物理尺寸所决定,不能够通过工艺的改变来得以提升,此时需要提高废水处理量(俗称废水处理能力)即只能够通过对水池进行扩容来实现,扩容会导致占用空间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效空间占比高且可以通过工艺改变来提升最大废水处理量高的废水沉淀池,解决了现有的水内进水的废水池的有效空间占比低和只能够对水池扩容来提升废水处理能力的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方法,能够在不对水池扩容的前提下实现废水处理能力的提升。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废水沉淀池,包括水池,所述水池的上端设有布水通道和溢流堰,所述溢流堰设有出水通道,所述水池的下端设有泥斗,所述布水通道设有若干布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孔密封连接有布水管,所述布水管的出口和所述溢流堰的上端部之间的落差为1.5米以上,所述布水管的出口和泥斗和泥斗的上端部之间的落差为0.5米-0.8米,所述布水管同所述水池的侧壁之间断开,所述泥斗内设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的出口端设有排污泵或利用压差排泥,所述水池内同一高度的储水空间沿水平方向连通。通过在布水孔中直接设置布水管伸到水池的水体内的合适区域进行输入污水,去除掉裙板后使得“水池内同一高度的储水空间沿水平方向连通”,从而起到增大水池的有效空间的占比的作用。通过布水管进行输入废水,废水在布水管中流速不宜大于0.3米/秒,远大于传统沉淀池进水流速不宜大于0.03米/秒,且“布水管的出口的开口方向向下”,这使得废水中悬浮物以较大的惯性沉入泥斗,极大提高悬浮物的沉降速度,即能够更为快速有效地实现泥水分离,从而起到不扩容而提高污水处理能力的作用。同时由于泥斗以进水量10%-50%排泥水量进行连续排泥,有效避免进水时将泥斗内的污泥二次翻腾起。
作为优选,所述布水管的管径为10厘米以上,有利于废水在布水管中保持层流状态,避免出现紊流,从而有利于悬浮物沉淀。
作为优选,所述布水管同所述水池的侧壁之间的断开间隙的宽度为10厘米-15厘米。能够更为有效地避免水池内壁对进水的干扰。
作为优选,所述排泥管布置在所述泥斗底部,所述泥斗为v形结构,所述排泥管沿泥斗的沿伸方向延伸,所述排泥管设有若干沿排泥管长度方向分布的排泥孔。从而使得水平方向各个区域都能够有效地进行沉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未经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29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尾矿浓密的絮凝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方型沉砂池牵引式池底翘板刮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