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煤饼高度干馏逐级分离降低蒸氨废水有害成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71744.0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15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焦玉雪;亓海燕;王玖文;牛耘;刘祥银;杨逢庭;王庆永;玄振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市泰山焦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10B45/02;C10K1/16;C02F101/10;C02F101/16;C02F101/18;C02F101/34;C02F10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99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煤饼 高度 干馏 逐级 分离 降低 废水 有害 成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煤饼高度干馏逐级分离降低蒸氨废水有害成分的方法,包括捣固煤饼工序、焦炉干馏工序、蒸氨工序;其特征在于:捣固煤饼的高度为5005—5155mm,比炭化室全高低350mm—500mm;在桥管的中部加入循环氨水;通过气液分离器,使煤气与包括氨水、焦油的混合液体分离;通过机械化氨水澄清槽使氨水澄清,多余氨水输入气浮除油机,对多余氨水中的附含焦油进一步去除;采用蒸氨系统对制取的剩余氨水送入蒸氨塔。该方法,由于从捣固煤饼开始治理,并首先气液分离、再多级氨水与焦油分离,致使蒸氨废水有害成分显著降低,为生化处理创造了条件,降低了生化处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焦炉蒸氨废水处理方法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通过优选捣固煤饼高度和不同成分分级分离,最终能够使蒸氨塔流出的蒸氨废水中COD、挥发酚、硫化物、氰化物的含量有效降低的基于煤饼高度干馏逐级分离降低蒸氨废水有害成分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相同技术领域的人员都知道,蒸氨废水是在通过蒸馏塔进行蒸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氨水和NaOH溶液经反应混合后将氨水输入蒸氨塔第十八层断塔盘第十二块,将氨气输入断塔盘第十三块,原料氨水输入断塔盘第二十七块,蒸汽从蒸馏塔下部输入,在蒸馏塔的下部流出蒸氨废水。目前,蒸氨塔下部流出的蒸氨废水,含有8600mg/L的COD、含有30-50mg/L的NH3-N、含有 3673mg/L的挥发酚、含有83mg/L的硫化物、含有149mg/L的氰化物,pH值为7-9。这些有害物、挥发物无法消除,导致焦炉蒸氨废水水质不能达标,不符合环保要求,严重影响生产;二是后续处理工艺复杂,操作过程控制难度大,处理效率低。同时,焦化煤在焦炉高温干馏过程中,因煤饼高度与炉顶空间的不同,也对化工产品质量产生明显的影响,当煤饼过低时,炉顶空间过大,会导致炉顶温度过高,使部分化工产品分解,直接影响后续化工回收工段的难度;当煤饼过高时,炉顶空间过小,会导致炉顶温度过低,影响焦产品质量;目前,炉顶空间通常为300mm,经过试验分析,仍不够合理,给后续蒸氨废水的处理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通过检索可知,目前虽有多种关于焦化、煤化污水预处理工艺的报道,但尚未见通过控制捣固煤饼高度及其炉顶空间高度,实现降低蒸馏工序中的蒸氨废水中的COD、NH3-N、挥发酚、硫化物、氰化物的含量,以有利于蒸氨废水达标处理的基于煤饼高度干馏逐级分离降低蒸氨废水有害成分的方法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控制捣固煤饼高度及其炉顶空间高度着手,实现降低蒸馏工序中的蒸氨废水中的COD、NH3-N、挥发酚、硫化物、氰化物的含量,以有利于蒸氨废水达标处理的基于煤饼高度干馏逐级分离降低蒸氨废水有害成分的方法。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基于煤饼高度干馏逐级分离降低蒸氨废水有害成分的方法,包括捣固煤饼工序、焦炉干馏工序、蒸氨工序;捣固煤饼工序采用捣固煤饼车;荒煤气从焦炉的顶部依次流入上升管、桥管至集气管;焦炉的侧门设有捣固煤饼车,通过捣固煤饼车将捣固煤饼从焦炉侧门送入焦炉炭化室;所述的蒸氨工序,采用蒸氨系统进行,蒸氨工序中,剩余氨水经过氨水换热后的温度控制在92—96℃,蒸氨塔顶温度控制在98—102℃,蒸氨塔底温度控制在103—108℃,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32%,蒸氨工序中产生的蒸氨废水氨氮含量为0.13g/L;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施:
(一)、捣固煤饼:捣固煤饼车采用24锤固定捣固机,控制捣固煤饼的高度比炭化室全高低355mm—500mm,使炉顶空间增至有利于蒸氨废水达标处理的空间,干煤煤饼的密度为1.01—1.03t/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市泰山焦化有限公司,未经莱芜市泰山焦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17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