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包快速充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68869.8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6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黄保明;余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沃施园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M10/613;H01M10/62;H01M10/6563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吴小丽 |
地址: | 2011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快速 充电 装置 | ||
1.一种电池包快速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侧面设有至少一个侧板,底座(1)后侧设有背板(4),背板(4)与侧板连接;底座(1)、侧板及背板(4)围成用于固定电池包的空间;
侧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电池包散热口(6),一个侧板上的电池包散热口(6)内部设有风扇(7);电池包侧面的风口与侧板上的电池包散热口(6)相对应;
充电线路板设于背板(4)或底座(1)或侧板内,充电线路板外侧相应位置设有充电线路板散热口(10);充电线路板连接用于给电池包充电的输出电源接口(15)和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入电源接口(1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快速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包括设于底座(1)左右两侧的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背板(4)两侧分别与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连接;底座(1)、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及背板(4)围成用于固定电池包的空间;第一侧板(2)上的电池包散热口(6)内部设有风扇(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快速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包括设于底座(1)左右两侧的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底座(1)前侧设有前板,背板(4)及前板两侧均分别与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连接;底座(1)、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背板(4)及前板围成用于固定电池包的空间;第一侧板(2)上的电池包散热口(6)内部设有风扇(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快速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后侧设有导向定位导轨(5),电池包侧面相应位置设有导向定位凹槽,电池包上的导向定位凹槽沿着侧板后侧的导向定位导轨(5)插入,实现电池包在底座(1)上的定位。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电池包快速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后侧均设有导向定位导轨(5),电池包两侧相应位置设有导向定位凹槽;第一侧板(2)上的电池包散热口(6)内侧设有密封套(8),第二侧板(3)后侧的导向定位导轨(5)底部形成向内凸起的楔形结构(9);当电池包沿着导向定位导轨(5)插入至底部时,楔形结构(9)给电池包向第一侧板(2)方向的挤压力,使电池包的通风口与第一侧板(2)上的密封套(8)之间完全密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快速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7)转动,将风从第一侧板(2)上的电池包散热口(6)吹进,经过电池包一侧的通风口进入电池包内部,然后再从电池包另一侧的通风口及第二侧板(3)上的电池包散热口(6)吹出,实现对电池包的散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快速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板外部连接金属散热罩(11);充电时,充电线路板发出的热量通过充电线路板散热口(10)和金属散热罩(11)散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快速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4)顶部设有便于提起的手把(12);
所述背板(4)底部设有当将电池包从底座(1)上提起时,供使用者踩住,防止底座(1)随着电池包的提起而产生摇摆、移位的踩脚板(13)。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快速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按钮(17),按钮(17)下方连接用于控制充电线路板是否工作的开关;开关处于常开状态,当电池包在底座(1)上定位后,电池包自重将按钮(17)按下,开关闭合,充电线路板才能工作。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快速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3)上设有状态指示灯(14),当充电线路板通电时,状态指示灯(14)亮起;当电池包在底座(1)上定位并开始充电后,状态指示灯(14)闪烁,表示正在充电;当电池包充满电时,状态指示灯(14)停止闪烁,维持一直亮着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沃施园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沃施园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886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