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D产品用承载膜、包含此承载膜的复合膜及贴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67190.7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48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饶桥兵;赫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36;B32B7/12;B32B3/24;B32B33/00;B65B33/02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4 | 代理人: | 郑隽;周晓艳 |
地址: | 410311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产品 承载 包含 复合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3D产品用承载膜,包括承载膜本体,承载膜本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膜层、粘结层以及第二膜层;第二膜层上设有与待贴3D产品外形轮廓相匹配的中空部位,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制作。本发明还公开一种3D产品用复合膜,包括上述的3D产品用承载膜以及独立设置的膜片,膜片设置在第二膜层的中空部位,膜片的背面与粘结层贴合,膜片的正面设有保护层,能很好地对3D产品进行贴膜,且结合粘结层所采用的独特材质的设计,贴膜后易揭开3D产品用承载膜,无残留,贴膜后3D产品良率高。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贴上述3D产品用复合膜的方法,工艺步骤精简,工艺参数容易控制,产品良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贴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产品用承载膜、包含此承载膜的复合膜及贴膜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日常使用较多的电子产品。对电子产品进行贴膜是目前比较广泛应用的一种方式。现有技术中,贴膜装置和贴膜的方法如下:
申请号为201610340254.7的发明申请公开了一种贴膜机,具体是:包括浮动刀板和仿形导轨,浮动刀板包括刀板固定架和揭膜刀板,刀板固定架可转动地固定在贴膜机上,揭膜刀板固定在刀板固定架上,揭膜刀板面向被加工工件的一侧设置有滚轮,滚轮在仿形导轨上滚动,滚轮与仿形导轨配合使揭膜刀板和被加工工件贴膜表面保持固定距离,便于贴膜和基底分离之后附着到被加工工件的贴膜表面上。此专利采用贴膜机取代人工贴膜,提高了贴膜的效率和贴膜的质量。
申请号为201210189162.5的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贴膜机及贴膜方法,其中,贴膜机包括:工件定位组件,用于定位待贴膜的工件;放料机构,用于提供贴膜需要的薄膜;下膜机构,与工件定位组件对应设置,用于将薄膜由工件定位组件的第一端拉膜到工件定位组件的第二端。本发明实现了用机器设备对工件进行贴膜,提高了贴膜效率。
申请号为201510128063.X的发明专利提供一种贴膜装置及贴膜方法,其中的贴膜装置包括底板、位于底板一侧的第一转盘、第二转盘、第三转盘、第一料带支架和第二料带支架,以及位于底板另一侧的第一转盘调整机构、第三转盘调整机构和传动机构;其中,支撑在第一料带支架上的第一料带通过第一导向轮穿过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的结合处;支撑在第二料带支架上的第二料带通过第二导向轮穿过第二转盘和第三转盘的结合处;依次放置在第一转盘的齿槽内的贴膜件,通过第一转盘的齿槽的拨动,经第二转盘的齿槽到达第三转盘的齿槽,其中,贴膜件在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的结合处完成一侧贴膜,在第二转盘与第三转盘的结合处完成另一侧贴膜。利用上述发明能够节省人力,提高生产效率。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专利或者文章公开了贴膜装置和方法,但是,现有技术中均采用平面膜直接与产品进行贴合,此种方式不适用于3D产品的贴膜,原因是:3D产品的外形并非平面,平面膜不弯折直接贴合在3D产品上会产生严重不良(如产生气泡、褶皱、OCA受损等),致使产品合格率低,产品生产效率低。
综上所述,急需一种适用于3D产品的复合型膜以及贴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精简且适用于3D产品的承载膜,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3D产品用承载膜,包括承载膜本体,
所述承载膜本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膜层、粘结层以及第二膜层;
所述第二膜层上设有与待贴3D产品展开后的外形轮廓相匹配的中空部位。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膜层和所述第二膜层的材质均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所述粘结层的材质为无酸光学胶。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膜层的厚度为0.03-0.05mm;所述第二膜层的厚度为0.055-0.06mm;所述粘结层的厚度为0.01-0.02mm,其粘力为1600-1800g/25mm,UV处理后其粘力小于10-12g/2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未经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71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表面导电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热收缩性层积膜和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