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D产品用承载膜、包含此承载膜的复合膜及贴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67190.7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48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饶桥兵;赫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36;B32B7/12;B32B3/24;B32B33/00;B65B33/02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4 | 代理人: | 郑隽;周晓艳 |
地址: | 410311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产品 承载 包含 复合 方法 | ||
1.一种3D产品用承载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膜本体(1),
所述承载膜本体(1)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膜层(1.1)、粘结层(1.2)以及第二膜层(1.3);
所述第二膜层(1.3)上设有与待贴3D产品展开后的外形轮廓相匹配的中空部位(1.31);
所述第二膜层(1.3)的中空部位(1.31)的四个角位置分别设有第一镂空区(A),所述第一膜层(1.1)和所述粘结层(1.2)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一镂空区(1.32)相对应设置的第二镂空区(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产品用承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层(1.1)和所述第二膜层(1.3)的材质均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所述粘结层(1.2)的材质为无酸光学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产品用承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层(1.1)的厚度为0.03-0.05mm;所述第二膜层(1.3)的厚度为0.055-0.06mm;所述粘结层(1.2)的厚度为0.01-0.02mm,其粘力为1600-1800g/25mm,UV处理后其粘力小于10-12g/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3D产品用承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层(1.1)、粘结层(1.2)以及第二膜层(1.3)上均至少设有一组相对应设置且与治具上的定位柱相匹配的定位通孔(3);所述第二膜层(1.3)上的中空部位(1.31)到所述第二膜层(1.3)的端部的距离为20-40mm。
5.一种3D产品用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3D产品用承载膜以及独立设置的膜片(2),所述膜片(2)设置在所述第二膜层(1.3)的中空部位(1.31),所述膜片(2)的背面与所述粘结层(1.2)贴合,所述膜片(2)的正面设有保护层。
6.一种贴如权利要求5所述3D产品用复合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制作3D产品用承载膜;将膜片(2)与3D产品用承载膜进行贴合,得到3D产品用复合膜;
第二步、将3D产品用复合膜通过其上的定位通孔(3)和治具上的定位柱进行定位;
第三步、将3D产品用复合膜固定在治具上;
第四步、撕掉膜片(2)正面的保护层;将3D产品用复合膜下拉使得膜片仿形为待贴膜3D产品的形状并与治具中的下模紧贴;
第五步、放入待贴膜3D产品;合上治具中的上模;
第六步、打开治具中的上模和下模,取出贴好膜的3D产品并将其经过紫外光照射,即得贴膜3D产品。
7.根据权利要求6贴所述3D产品用复合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制作3D产品用承载膜的具体过程是:先将第一膜层(1.1)固定好,再将粘结层(1.2)固定在所述第一膜层(1.1)上,最后将第二膜层(1.3)固定在所述粘结层(1.2)上,即得3D产品用承载膜。
8.根据权利要求7贴所述3D产品用复合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过程中:温度为22-25℃;紫外光照射过程中:温度不超过70℃,紫外光的能量为500-800mJ/cm2,光照时间为2-8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未经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719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表面导电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热收缩性层积膜和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