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保型阻燃PA6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66329.6 | 申请日: | 2014-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10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周健;刘荣克;谢红良;周仕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工学院;今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2 | 分类号: | C08L77/02;C08L83/04;C08L27/18;C08L51/04;C08K13/02;C08K5/521;C08K5/3492;C08K3/3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孙晓晖 |
地址: | 2130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型阻燃 聚四氟乙烯 聚硅氧烷 三聚氰胺氰尿酸盐 磷酸季戊四醇酯 接枝马来酸酐 接枝共聚物 耐磨性 次磷酸铝 工程领域 摩擦系数 滑爽性 重量份 氮磷 滴落 密胺 阻燃 生产成本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型阻燃PA6材料,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制成:PA6树脂100份,双磷酸季戊四醇酯密胺盐7份,三聚氰胺氰尿酸盐7份,次磷酸铝9份,聚硅氧烷2份,聚四氟乙烯0.5份,MBS接枝马来酸酐的接枝共聚物5份。本发明的环保型阻燃PA6材料在获得较好的阻燃效果的同时,生产成本较低,尤其是通过聚硅氧烷和聚四氟乙烯与氮磷化合物配合使用,不仅能够提高PA6材料的抗滴落性能,而且能够有效降低PA6材料的摩擦系数,提高滑爽性,从而具有较好的耐磨性,从而在工程领域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410833271.5,申请日为2014年12月29日,发明创造名称为“环保型阻燃PA6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子材料,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阻燃PA6材料。
背景技术
PA6(又名尼龙6或者聚酰胺6)由于具有热塑性、轻质、韧性好、耐化学品和耐久性好等特性,尤其是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自润滑性和耐溶剂性,是电子电气工业、轨道交通车辆结构部件用量较大的工程塑料之一。但是PA6的极限氧指数只有22%左右,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阻燃改性。
现有的阻燃PA6主要包括溴/锑阻燃PA6(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2146207A和中国专利文献CN103102680A)和环保型阻燃PA6(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1684196A、中国专利文献CN102558850A、中国专利文献CN102898683A、中国专利文献CN103788638A、中国专利文献CN104004347A等)。
溴/锑阻燃PA6的优点在于:采用较少的阻燃剂即可获得较好的阻燃效果;缺点则是:燃烧时产生大量的腐蚀性有毒气体及烟尘,易产生次生灾害。环保型阻燃PA6的优点在于:无有毒有害气体产生;缺点则是:需要大量的阻燃剂才能获得较好的阻燃效果。
然而,对于阻燃PA6而言,最大的问题在于:经阻燃改性后的摩擦系数增加、耐磨性降低、脆性增大,限制了其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在获得较好的阻燃效果的同时,生产成本较低、耐摩性较好的环保型阻燃PA6材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环保型阻燃PA6材料的制备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之一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保型阻燃PA6材料,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制成:PA6树脂100份,复合阻燃剂10~40份,相容增韧剂1~10份。
所述的复合阻燃剂由双磷酸季戊四醇酯密胺盐(MPP)、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次磷酸铝、聚硅氧烷、聚四氟乙烯按照(3~12)∶(5~15)∶(5~25)∶(0.5~5.0)∶(0.1~2.0)的重量比组成,优选按照(5~9)∶(7~9)∶(9~18)∶(1.3~2.0)∶(0.4~1.0)的重量比组成。
为了提高环保型阻燃PA6材料的力学性能,所述的相容增韧剂优选为由MBS(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的接枝共聚物。
实现本发明另一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环保型阻燃PA6材料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步骤:①将按照配方称取的PA6树脂、复合阻燃剂、相容增韧剂倒入高速混合机中混合,直至混合所产生的摩擦热使得物料温度升高至90℃~110℃,出料冷却;②将冷却后的混合物料送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所挤出的条料经水槽冷却、牵引进入切粒机造粒,即得环保型阻燃PA6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工学院;今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理工学院;今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63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及其成像方法
- 下一篇:一种树棉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