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非均匀分布界面陷阱的NBTI退化模型获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66163.8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04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进;孙俊雅;孙亚宾;石艳玲;胡少坚;郭奥;田明;廖端泉;王昌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代理公司: | 上海麦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7 | 代理人: | 董红曼;马旸 |
地址: | 20006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均匀分布 界面 陷阱 nbti 退化 模型 获取 方法 | ||
1.一种基于非均匀分布界面陷阱的NBTI退化模型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
步骤一:划分MOS器件不同区域内的界面陷阱分布,得到界面陷阱的总分布框架;按如下步骤划分MOS器件的不同区域:
划分MOS器件的有效沟道区域为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界面陷阱总密度由对沟道的长度进行积分求得,所述第一区域的界面陷阱总密度以如下公式表示:
其中,ΔNit,A表示为所述第一区域的界面陷阱总密度;ΔNit0是沟道中心的界面缺陷密度;Ldrawn是沟道长度;dW是栅极超过沟道的宽度,dL是源极/漏极重叠栅极的长度;b2是指ΔNit表示为与沟道宽度相关的独立的指数函数时假设的指数值;
划分MOS器件的多晶硅栅极下方的轻掺杂漏极次扩散区域为第二区域;
划分位于所述第一区域附近的硅局部氧化区域为第三区域;及
划分位于所述第三区域下方的轻掺杂漏极次扩散区域为第四区域;
步骤二:根据几何结构分别计算每个区域内的界面陷阱分布密度,得到非均匀分布的界面陷阱总密度;
步骤三:根据总密度ΔNIT得到NBTI引起的阈值电压偏移,获得基于几何结构分析的NBTI退化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均匀分布界面陷阱的NBTI退化模型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的界面陷阱总密度从轻掺杂漏极的界面到沟道边缘进行积分求得;所述第二区域的界面陷阱总密度以如下公式表示:
其中,ΔNit,B表示为所述第二区域的界面陷阱;Wdrawn是沟道宽度;ΔNit0是沟道中心的界面缺陷密度;dW是栅极超过沟道的宽度,dL是源极/漏极重叠栅极的长度;b1是指ΔNit表示为与沟道长度相关的独立的指数函数时假设的指数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非均匀分布界面陷阱的NBTI退化模型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区域的界面陷阱总密度以如下公式表示:
其中,ΔNit,C表示为所述第三区域的界面陷阱;ΔNit0是沟道中心的界面缺陷密度;dW是栅极超过沟道的宽度,dL是源极/漏极重叠栅极的长度;b1,b2分别是指ΔNit表示为与沟道长度和宽度相关的两个独立的指数函数时假设的指数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非均匀分布界面陷阱的NBTI退化模型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区域的界面陷阱总密度以如下公式表示:
ΔNit,D=ΔNit0×[(Ldrawn-2dL)(Wdrawn-2dW)];
其中,ΔNit,D表示为所述第四区域的界面陷阱;ΔNit0是沟道中心的界面缺陷密度;Ldrawn是沟道长度;Wdrawn是沟道宽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均匀分布界面陷阱的NBTI退化模型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几何结构分析的NBTI退化模型如以下公式表示:
ΔNit,total=2ΔNit,A+2ΔNit,B+4ΔNit,C+ΔNit,D;
其中,ΔNit,A为所述第一区域产生的界面陷阱总密度,ΔNit,B为所述第二区域产生的界面陷阱总密度,ΔNit,C为所述第三区域所产生的界面陷阱总密度,ΔNit,D为所述第四区域相关的界面陷阱总密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华东师范大学;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616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智能拆包系统的去托机构及去托方法
- 下一篇: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