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钮换挡器用锁止和解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65876.2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1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熠;袁世冬;张永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思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F16H63/34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53 | 代理人: | 李伊飏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钮 换挡 器用 解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换挡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钮换挡器用锁止和解锁系统。
背景技术
换挡机构是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旋钮类换挡机构作为换挡机构发展趋势的重要代表,近年来逐步应用于新能源车和部分豪华汽车品牌。
旋钮类换挡机构与传统的档把式换挡机构相比,具有操作简洁直观、整体占用空间小、结构紧凑、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受到消费者的普遍欢迎。为防止驾驶员在R档和N档处误操作造成安全隐患,通常引入与旋钮类换挡机构适配的锁止和解锁机构。
申请号为201410509717.9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换挡器,其具有锁止和解锁系统。上述发明专利,采用嵌入式锁止结构,其技术方案的核心是通过电磁阀吸合来控制锁止柄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自动换挡器,若采用小体积电磁阀则吸力较小,低温下可能导致锁止柄迟滞;若采用大体积电磁阀,在提升吸力的同时增大占用空间,而且在高温下锁止柄吸合速度过快,产生较大的噪音。同时,电磁阀需要保持通电状态以随时控制锁止柄切换位置,导致功耗大、发热量大等问题,也会对周边零件产生影响。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与旋钮换挡器适配的锁止和解锁系统,克服上述技术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状况,提供一种旋钮换挡器用锁止和解锁系统。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旋钮换挡器用锁止和解锁系统,适配于旋钮换挡器,所述旋钮换挡器包括基座、旋钮本体和与所述旋钮本体活动连接的旋钮环,所述旋钮本体的下端部固定连接基座,所述旋钮换挡器用锁止和解锁系统包括:
旋转锁止盘,所述旋转锁止盘内置于旋钮本体,并且与旋钮环同轴连接,所述旋转锁止盘具有若干盘齿,相邻盘齿之间形成齿槽;
锁止柄和传动机构,所述锁止柄的一端端部形成突出部,所述锁止柄的另一端端部传动连接传动机构,当所述锁止柄嵌入相邻盘齿之间的齿槽时,所述旋钮环同于锁止状态而不能被转动,当所述锁止柄脱离相邻盘齿之间的齿槽时,所述旋钮环恢复为可被旋转的状态;
锁止销,所述锁止销固定连接基座,所述锁止柄的一端端部套接锁止销。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锁止齿轮、马达和蜗杆,所述马达传动连接蜗杆,所述蜗杆啮合连接锁止齿轮,所述锁止齿轮同轴连接锁止销,使得所述马达通过驱动蜗杆,以控制锁止齿轮逆时针或者顺时针旋转,带动所述锁止销同步旋转。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其还包括螺钉和衬套,所述旋钮本体的底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基座,所述螺钉和旋钮本体底板之间设有衬套。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马达采用步进电机。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盘齿的数量为5个。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相邻盘齿之间的间距等于或者略大于所述突出部的截面直径。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锁止柄与锁止销之间涂有润滑油。
本发明公开的旋钮换挡器用锁止和解锁系统,其有益效果包括:当所述锁止柄受传动机构的传动作用而嵌入相邻盘齿之间的齿槽时,所述旋钮换挡器用锁止和解锁系统即处于锁止状态,此时旋钮环同步处于锁止状态而不能被转动;当所述锁止柄受传动机构的传动作用而脱离相邻盘齿之间的齿槽时,所述旋钮换挡器用锁止和解锁系统即处于解锁状态,此时所述旋钮环恢复为可被旋转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处于锁止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处于解锁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1-旋钮环;2-旋钮本体;3-旋转锁止盘;31-盘齿;32-齿槽;4-基座;5-锁止柄;6-锁止销;7-锁止齿轮;8-马达;9-蜗杆;10-螺钉;11-衬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钮换挡器用锁止和解锁系统,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思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科思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58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