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冲击气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63739.5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84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泳;李玉平;赵忠良;李浩;王晓冰;马上;余立;梁锦敏;陈建中;冯黎明;李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9/04 | 分类号: | G01M9/0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凯 |
地址: | 621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冲击 气缸 装置 | ||
1.一种集成冲击气缸装置,包括气缸主体(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缸主体(1)内部设置有主气缸腔体(1a)以及蓄能腔(1b),在所述气缸主体(1)上设置有与蓄能腔(1b)连通的主气缸进气口(1d),在所述主气缸腔体(1a)内设置有主气缸活塞(2),所述蓄能腔(1b)与主气缸活塞(2)背面的主气缸腔体(1a)连通,在所述气缸主体(1)上设置有能够用于阻挡主气缸活塞(2)运动的阻挡机构;
所述阻挡机构包括主气缸活塞阻挡拨杆(6a)、主气缸活塞阻挡拨杆铰轴座(6b)、主气缸活塞杆适配块(6c)以及设置在气缸主体(1)内部的辅助气缸腔体(1c)和设置在辅助气缸腔体(1c)内的辅助气缸活塞(6d),所述主气缸活塞阻挡拨杆铰轴座(6b)连接在气缸主体(1)上,所述主气缸活塞阻挡拨杆(6a)的一端通过主气缸活塞阻挡拨杆铰轴(6e)与主气缸活塞阻挡拨杆铰轴座(6b)铰接,其另一端与辅助气缸活塞(6d)对应,所述主气缸活塞阻挡拨杆(6a)与安装于主气缸活塞(2)的主气缸活塞杆(2b)末端的主气缸活塞杆适配块(6c)配合,所述主气缸活塞杆适配块(6c)可阻止主气缸活塞杆(2b)向伸出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冲击气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气缸腔体(1a)的轴线与蓄能腔(1b)的轴线平行且两个轴线确定的平面与气流方向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冲击气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主体(1)的迎风一侧与背风一侧通过气动修形呈楔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冲击气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主体(1)的迎风一侧通过气动修形呈弧形结构,背风一侧通过气动修形呈楔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冲击气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气缸活塞(2)包括主气缸活塞本体(2a)和主气缸活塞杆(2b),所述主气缸活塞本体(2a)与主气缸活塞杆(2b)连接在一起构成整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冲击气缸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缸主体(1)上设置有缸盖(3)、主气缸活塞端盖(4)以及盖板(5),所述缸盖(3)位于气缸主体(1)背向主气缸活塞杆(2b)一侧,所述主气缸活塞端盖(4)与主气缸活塞杆(2b)配合,用于对主气缸活塞杆(2b)进行导向,所述盖板(5)与气缸主体(1)缺口部连接,用于保持气缸主体(1)的整体外形平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冲击气缸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蓄能腔(1b)内气体压力达到指定值之前,所述主气缸活塞杆适配块(6c)置于主气缸活塞杆(2b)末端下方,以阻止主气缸活塞杆(2b)向伸出方向运动,当所述蓄能腔(1b)内气体压力达到指定值时,所述辅助气缸活塞(6d)推动主气缸活塞阻挡拨杆(6a)离开阻挡位置,所述主气缸活塞杆适配块(6c)随主气缸活塞阻挡拨杆(6a)同步移动而解除对主气缸活塞杆(2b)的阻挡,所述主气缸活塞杆(2b)在蓄能腔(1b)压力作用下高速推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未经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373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线避障的六自由度捕获轨迹试验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铝合金倒槽式自行车车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