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理气相沉积Ta-C涂层的制备方法及Ta-C涂层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63404.3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39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发明(设计)人: | 张而耕;何澄;黄彪;周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4/34 | 分类号: | C23C14/34;C23C14/16;C23C14/06;C23C14/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封喜彦;胡晶 |
地址: | 2002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理 沉积 ta 涂层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物理气相沉积Ta-C涂层的制备方法,用于在基体表面制备Ta-C涂层,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采用离子溅射及辉光放电技术相结合的工艺,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辉光放电技术,等离子清洗基体表面杂质;
在已加温的真空炉腔内进行氩离子轰击以清除基体表面杂质,真空炉腔中温度为70-90℃,真空度为9×10-5-1.3×10-4Pa,氩离子轰击频率为13-17Hz;
步骤二:采用离子溅射技术沉积Ti打底层;
向真空炉腔内通入氩气,氩气流量为40-70sccm,真空炉腔内温度为75-95℃,真空度为8.5×10-5-1.1×10-4Pa,Ti靶通电,在基体表面沉积Ti打底层涂层,Ti靶电流为210-280mA,电压为340-400V,沉积时间5-6min;
步骤三:采用离子溅射技术制备Ti和碳结合体层;
继续通入氩气,氩气流量为30-60sccm,真空炉腔内温度为80-100℃,真空度为8×10-5-1×10-4Pa,使Ti靶和石墨靶同时通电,在Ti打底层外侧沉积Ti和碳的结合体涂层;其中,Ti靶电流为200-260mA,电压为350-400V,石墨靶电流为220-280mA,电压为360-420V,沉积时间3-4min;
步骤四:采用离子溅射技术沉积四面体无定型无氢非晶碳层;
保持氩气通入,氩气流量为55-90sccm,真空炉腔内温度为80-95℃,真空度为9×10-5-1.15×10-4Pa,停止Ti靶通电,保持石墨靶通电,在Ti和碳的结合体层外侧制备四面体无定型无氢非晶碳层,其中石墨靶电流为200-260mA,电压为350-400V,沉积时间1.5-2h。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气相沉积Ta-C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氩离子轰击清洗的时候,基体的偏压是450-550V,氩气(Ar)流量为30-90sc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气相沉积Ta-C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沉积的Ta-C涂层所用的靶材为纯度为99.9%的石墨靶和纯度为99.9%的Ti靶。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物理气相沉积Ta-C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靶和Ti靶的形状均为圆状平面靶。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物理气相沉积Ta-C涂层的制备方法制备的Ta-C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Ta-C涂层包括Ti打底层、Ti和碳的结合体层、四面体无定型无氢非晶碳层,所述Ti打底层、Ti和碳的结合体层以及四面体无定型无氢非晶碳层依次设置在基体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Ta-C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Ta-C涂层厚度为2.5-3μm,其中,Ti打底层厚度为0.1-0.15μm,Ti和碳的结合体层厚度为0.1-0.15μm,四面体无定型无氢非晶碳层厚度为2.2-2.7μm。
7.一种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上涂设有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Ta-C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340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