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件夹紧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62004.0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35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芬;牛健民;黄志强;张瑞增;王昆;赵永毓;史远;王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北京二七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谢斌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支架 驱动装置 传递杆 压杆 固定底座 顶杆座 连接杆 顶杆 立柱 夹紧装置 配件 竖直向下延伸 垂直固定 固定设置 紧固连接 外侧延伸 压紧配件 转动连接 输出端 自由端 延伸 | ||
1.一种配件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固定支架、驱动装置、顶杆、连接杆和压杆;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固定底座和立柱,所述立柱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上的一端,多个所述驱动装置垂直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上的另一端;所述顶杆包括顶杆座和传递杆,所述顶杆座水平地设置在各所述驱动装置的上方,且与各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传递杆的一端紧固连接在所述顶杆座的底部,所述传递杆的另一端竖直向下延伸;所述压杆转动连接在所述立柱上,所述压杆的一端向所述固定支架的内侧延伸并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压杆的另一端向所述固定支架的外侧延伸作为压紧配件自由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顶杆的所述传递杆固定连接;
在所述立柱上开有第一U形槽且所述压杆从所述第一U形槽中穿过,在所述第一U形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斜向椭圆通孔,第一圆销穿设在所述斜向椭圆通孔中并将所述压杆铰接在所述立柱的所述第一U形槽中;在所述固定底座的底面开设第二U形槽,在所述固定底座和立柱之间固定设置多个加强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件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传递杆对称设置在所述顶杆座的底面中部,在两所述传递杆上均开有第一圆通孔,第二圆销穿设在所述第一圆通孔中并将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在所述传递杆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件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斜向椭圆通孔沿所述第一U形槽的长度方向间隔布设,多个所述第一圆通孔沿所述传递杆的长度方向间隔布设。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件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上设置第二圆通孔和第一连接通孔,所述第二圆销穿过所述第二圆通孔与所述顶杆的所述传递杆连接,第三圆销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通孔与所述压杆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配件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为沿所述连接杆长度方向布设的长圆通孔。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配件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包括一体设置的横杆、耳板和压块,在所述横杆的侧壁设置第二连接通孔,在所述横杆的一端的底面对称设置两所述耳板,两所述耳板上均设有圆孔且两所述圆孔为同轴孔,在所述横杆的另一端底面设置所述压块,所述第一圆销穿过所述第二连接通孔与所述立柱铰接,所述第三圆销穿设在所述圆孔中,将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在两所述耳板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配件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通孔为沿所述横杆长度方向布设的长圆通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件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驱动装置所围成的支撑重心与所述顶杆的重心重合,多个所述驱动装置上的驱动介质进口相互连通;所述驱动装置采用液压缸或气压缸,所述液压缸或气压缸的数量为三个以上。
9.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配件夹紧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配件夹紧装置固定在固定装置平面上;
2)将配件放置在固定装置平面上,测量配件的夹紧部位与固定装置平面的垂直高度;
3)上下调节连接杆与传递杆的连接位置及压杆与立柱间的连接位置,水平调节压杆与连接杆及立柱的连接位置,同时,适当调整配件在固定装置平面上的位置,使压杆上的压块位于配件的夹紧位置的正上方;
4)启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输出端推动顶杆向上运动,顶杆带动连接杆向上运动,压杆与连接杆连接的一端随连接杆向上运动,而压杆的另一端绕压杆与立柱之间连接的圆销的中心轴线顺时针转动,使压块向下运动并与配件夹紧部位接触,当驱动装置处于保压状态时,压块与配件之间保持夹紧状态;
5)当配件加工完成需要松开配件时,驱动装置卸压,驱动装置的输出端收缩带动顶杆向下运动,顶杆带动连接杆向下运动,压杆与连接杆连接的一端随连接杆向下运动,而压杆的另一端绕压杆与立柱之间连接的圆销的中心轴线逆时针转动,使压块向上运动直至完全松开配件;
6)再水平调节所述压杆与所述连接杆及所述立柱的连接位置,使所述压杆的所述压块水平远离配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北京二七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北京二七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200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镁合金铸轧机前箱铅塞控流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门内饰板及其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