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煤焦渣、废活性炭、钢渣、铁尾矿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260211.2 申请日: 2017-04-20
公开(公告)号: CN107032646B 公开(公告)日: 2019-06-11
发明(设计)人: 李春萍;张青锋 申请(专利权)人: 金圆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格尔木宏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4B7/38 分类号: C04B7/38;C04B7/44;C04B7/147;C04B7/24;C21B11/06
代理公司: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 代理人: 李连生;李桂玲
地址: 310052 浙江省杭州市江***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利用 水泥 协同 处置 煤焦 活性炭 钢渣 尾矿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煤焦渣、废活性炭、钢渣、铁尾矿的方法,包括混合、粉磨、过筛、焚烧、烟气入窑、生铁制备、排放尾气和磁选的制备步骤。本发明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煤焦渣、废活性炭、钢渣、铁尾矿,利用水泥窑焚烧具有热值的煤焦渣、废活性炭,同时生产生铁,不仅解决困扰城市的废弃物堆积难题,而且可以以废治废,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再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针对水泥窑协同处置煤焦渣、废活性炭、钢渣、铁尾矿的方法。

背景技术

煤炭作为我国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必将长期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煤气化技术是未来洁净煤技术的基础和核心,是发展煤化学产品氨、甲醇、二甲醚等、煤基液体燃料、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多联产系统、制氢、燃料电池等工业的基础,是这些行业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龙头技术。煤炭气化后会产生煤焦渣,2017年被列入危废名录,需要安全处置。

废活性炭是指已使用过的活性炭,是黑色粉末状或颗粒状的无定形碳。活性炭主成分除了碳以外还有氧、氢等元素。我国味精、葡萄糖、电厂、水厂、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石油化工、食品饮料、制糖制酒、医药、养鱼等行业。这些行业每年需要活性炭量达几亿吨以上,但活性炭只能一次性,使用后便把它排弃掉,长年累月,这些废炭便成为环境公害,因此,对废活性炭的处理已成为我国当前急待解决的课题。废活性炭的热值在3000kcal/kg左右,可以作为水泥窑的替代燃料使用,但由于其中含有一定的有机物,因此,需要经过一定的预处理后才能使用。

钢渣主要由钙、铁、硅、镁和少量铝、锰、磷等的氧化物组成。主要的矿物相为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钙镁橄榄石、钙镁蔷薇辉石、铁铝酸钙以及硅、镁、铁、锰、磷的氧化物形成的固熔体,还含有少量游离氧化钙以及金属铁、氟磷灰石等。钢渣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因炼钢炉型、钢种以及每炉钢冶炼阶段的不同,有较大的差异。由于钢渣的成分波动较大、极不稳定,因此迟迟未能实际应用。例如,用钢渣做混凝土的骨料,一段时间后混凝土会起鼓、爆裂。

尾矿是指矿山企业在选矿完成后排放的废渣矿渣,多以泥浆形式外排,日积月累形成尾矿库。尾矿库占地面积大,而且极具安全隐患,另外在尾矿库中富含的选矿药剂尾矿的水渗透到地下,对环境、地下水也会造成极大的污染。因此选矿尾矿处理是摆在矿山生产者面前的一大问题。据统计,2000年以前,我国矿山产出的尾矿总量为50.26亿吨,其中,铁矿尾矿量为26.14亿吨,主要有色金属的尾矿量为21.09亿吨,黄金尾矿量为2.72亿吨,其他0.31亿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煤焦渣、废活性炭、钢渣、铁尾矿的技术,而且可以以废治废,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

一种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煤焦渣、废活性炭、钢渣、铁尾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混合:将废活性炭与煤焦渣按质量比2~5:15~20混合,得到混合物1;将铁尾矿与钢渣按质量比1~5:2~3混合,得到混合物2;

B、粉磨:将混合物1放入陶瓷球磨机,粉磨30~60min,粉磨过程中每分钟加入1~5kg水泥生料粉;

C、过筛:将粉磨后的混合物1过80目筛,取筛下物留用;

D、焚烧:将筛下物通过喷煤管送入立式焚烧炉中;采用内部砌有耐火材料的耐高温风管将部分水泥窑三次风引入立式焚烧炉中,三次风参数为:引出温度800~1000℃,引出风量20000~50000m3/h,氧含量18%~20%;采用溜管将混合物2自下部引入立式焚烧炉中;

E、烟气入窑:将立式焚烧炉中焚烧后的产生烟气通过高温风机送入水泥窑分解炉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圆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格尔木宏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金圆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格尔木宏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02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