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垫板和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60188.7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5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安迪·麦克劳林;陈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1 | 分类号: | B60R13/01;B60N3/04;B60R13/08;B32B5/02;B32B5/26;B32B27/06;B32B27/12;B32B27/32;B32B27/30;B32B27/36;B32B25/10;B32B25/20;B32B25/04;B32B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9 | 代理人: | 章社杲;李伟 |
地址: | 美国密歇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垫板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垫板。车辆垫板包括:支撑层、位于支撑层上表面的表层、和连接支撑层和表层的多个连接件。每个连接件具有设在表层上表面的中间段以及连接在中间段两端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中的每个均向下延伸依次穿过表层和支撑层上而将这两者连接在一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中的遮盖部件,特别是一种车辆垫板以及制备该车辆垫板的方法。
【背景技术】
车辆中通常设置地毯或垫板以遮盖金属车身,比如设在车辆底板上的脚垫和设在车辆后备箱中的后备箱垫。为了进一步改善美观性和功能性,车辆中的垫板一般包括多个子层,典型地包括无纺布、聚乙烯、聚丙烯、橡胶、或毛毡,这些子层可由粘合剂粘在一起。然而,本领域内常用的粘合剂含有较高浓度的挥发性有机化学物质,比如乙醛、甲苯、苯等。这些化学物质不但产生难闻的味道,而且对人的健康有害。美国专利申请US5897935A公开了一种安装在机动车内的隔板组件,该隔板组件包括吸声层、挡声层、以及连接这两者的紧固件,其中每个紧固件包括具有两个相对端部的细长销和同销的每一端整体模制而成的柔性固定凸缘,紧固件完全穿过挡声层并至少部分穿过吸声层。这样的隔板组件虽然不使用粘合剂,但是其需要使用特殊的组装工具来完成,即该专利申请的说明书中公开的紧固件插入工具,因而安装复杂而且成本高。另外,紧固件由塑料形成且可变形以穿过挡声层和吸声层,其稳定性不高,制得的隔板组件可靠性也不高。综上,需要一种结构简单、容易制备、且可靠性高的车辆垫板。
【发明内容】
本申请针对至少一种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容易制备且成本低、防滑、防震、防腐蚀的车辆垫板。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垫板。车辆垫板包括支撑层、位于支撑层上表面的表层、和连接支撑层和表层的多个连接件。每个连接件具有设在表层上表面的中间段以及连接在中间段两端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其中,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中的每个均向下延伸依次穿过表层和支撑层上而将这两者连接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层和表层具有多对与每个连接件对应的通孔,通孔在车辆垫板的厚度方向上基本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层和表层具有多对与每个连接件对应的通孔,通孔在车辆垫板的厚度方向上成角度,并且每对通孔在表层的距离大于在支撑层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连接件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中的每一个与中间端一体成型并成角度,角度相应于对应通孔的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连接件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穿过通孔,并且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的端部在支撑层的下表面朝向彼此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层包括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玻纤、橡胶、或其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表层包括无纺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表层的无纺布中分散有聚乙烯颗粒和丁苯橡胶颗粒;在压制表层与支撑层的过程中,至少部分聚乙烯颗粒和丁苯橡胶颗粒渗透至表层与支撑层之间以进一步连接这二者。
在一些实施例中,垫板进一步包括连接在支撑层下表面的吸音层以及连接在吸音层下表面的无纺布层,连接件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均进一步向下延伸依次穿过吸音层和无纺布层而将表层、支撑层、吸音层和无纺布层连接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的端部在无纺布层的下表面朝向彼此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包括金属。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连接件沿垫板的表面周缘均匀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环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环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01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