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光缆渗水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9513.8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82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崔利兴;宋月晨;乐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王健 |
地址: | 21523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光缆 渗水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缆制造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缆渗水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光缆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潮湿和雨水的影响,特别是室外光缆和海底光缆。在潮湿条件下,水会引起光纤的水峰衰减,又可通过渗透腐蚀作用导致光纤断裂。水不仅会通过光缆护套层扩散到光缆内部而且也会沿着光缆缆芯横向流到接头盒造成通讯系统中断。因此,光缆的渗水性能在光缆制造过程中是一项关键的技术指标。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光缆渗水检测通常采用1米光缆,施加1米高水柱,8小时观察光缆渗水情况,现有光缆与渗水检测装置的连接方式为光缆外面缠阻水胶带和封胶,费时、费力、成本高和效率低,并且因检测中光缆接头渗水造成水位下降导致二次检测,尽管可以人工补水但无法做到实时补水,尤其是在夜班的工人处在人困马乏的时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纤光缆渗水检测系统,该光纤光缆渗水检测系统通过PLC控制系统对传感器等装置进行处理,在显示器上进行实时显示和反馈,还可以进一步通过网络接口将实验数据上传至数控中心进行数据记录和渗水原因分析,从而实现生产、人员和集控中心的数据交互,大量节约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纤光缆渗水检测系统,包括底座、水浸检测传感器、光缆定位座、光缆连接装置、玻璃量管、转换箱体、PLC控制柜、主机和显示器,一待检测光缆通过所述光缆定位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此待检测光缆中部和末端均设置有所述水浸检测传感器,另一端通过所述光缆连接装置与一水管连接,该水管与所述玻璃量管连接,所述玻璃量管通过一支架固定于所述转换箱体上,一进水管与所述玻璃量管连通,所述PLC控制柜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主机和显示器依次设置于所述PLC控制柜上,所述主机与PLC控制柜通过一导线连接;
所述光缆连接装置进一步包括水管套、外套筒、内套筒、中间夹紧套、挡圈和钢球,所述水管套与外套筒固定连接,所述中间夹紧套嵌入内套筒内,此内套筒安装于外套筒内;
所述内套筒外表面中部沿周向设置有一凸缘,此内套筒位于凸缘一侧的区域开有若干个沿周向分布的通孔,此内套筒位于凸缘另一侧的端面沿周向开有若干个定位孔,所述中间夹紧套后部具有若干个沿轴向设置的条形槽,此中间夹紧套的前端面设有用于嵌入内套筒的定位孔的定位销;
所述挡圈安装于外套筒后端并位于内套筒、中间夹紧套后侧,一端盖安装于内套筒或者中间夹紧套前端上,位于外套筒的内壁具有斜坡面,从而形成喇叭形内通孔,此外套筒的内壁与内套筒之间的间隙由后端至中部逐步增大,所述钢球位于内套筒的通孔内并位于外套筒和中间夹紧套之间,一弹簧套装在内套筒上并位于凸缘与外套筒前端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若干个条形槽沿周向均匀分布。
2. 上述方案中,所述若干个条形槽的数目为4个。
3. 上述方案中,所述内套筒的通孔和设置于通孔内的钢球数目均为4个。
4. 上述方案中,所述斜坡面位于外套筒内壁的中后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
1. 本发明光纤光缆渗水检测系统,其待检测光缆中部和末端均设置有所述水浸检测传感器,分别对光缆缆侧壁和光缆渗水检测端进行渗水检测,从而增强渗水检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 本发明光纤光缆渗水检测系统,其设置有PLC控制柜、主机和显示器,通过PLC控制系统对传感器等装置进行处理,在显示器上进行实时显示和反馈,还可以进一步通过网络接口将实验数据上传至数控中心进行数据记录和渗水原因分析,从而实现生产、人员和集控中心的数据交互。
3. 本发明光纤光缆渗水检测系统,其光缆连接装置的内套筒外表面中部沿周向设置有一凸缘,此内套筒位于凸缘一侧的区域开有若干个沿周向分布的通孔,钢球位于内套筒的通孔内并位于外套筒和中间夹紧套之间,通过钢珠对光缆进行轴向定位,提高对光缆定位的稳定性;其次,其光缆连接装置的中间夹紧套后部具有若干个沿轴向设置的条形槽,使得中间夹紧套具有回溯力,钢球的力通过夹紧套施加到光缆上,避免钢球和光缆直接接触,防止因直接施加力而造成光缆的压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95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