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角质酶和漆酶联合处理进行涤纶功能改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56531.0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9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余圆圆;滕召部;马帮奎;刘小云;陆海涛;程小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腾盛纺织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6/00 | 分类号: | D06M16/00;D06M15/03;D06M15/59;D06M15/285;D06M13/325;D06M13/355;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23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质 联合 处理 进行 涤纶 功能 改性 方法 | ||
1.一种角质酶和漆酶联合处理进行涤纶功能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涤纶加入到主要由角质酶和水组成的pH为7.0~9.0、浴比为1:10~50的第一处理液中,在50~60 ℃下处理60~90min,之后经热水冼和冷水洗后在60~70 ℃烘干;
(2)将经所述步骤(1)处理得到的涤纶加入到主要由漆酶、TEMPO、含氨基功能整理剂、缓冲溶液以及水组成的pH为4~4.5、浴比为1:10~50的第二处理液中,在30~40 ℃条件下处理3~12h,结束后取出用水充分洗涤,并于60~80 ℃烘干,得目标产物改性涤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质酶和漆酶联合处理进行涤纶功能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角质酶的酶活为:2.0~10.0 U/ 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质酶和漆酶联合处理进行涤纶功能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液中还包括表面活性剂。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角质酶和漆酶联合处理进行涤纶功能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0.1~5 g/L。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角质酶和漆酶联合处理进行涤纶功能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阴非离子复合表面活性剂。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角质酶和漆酶联合处理进行涤纶功能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漆酶的酶活为1.0~10.0U/mL,所述TEMPO的浓度为1.0~5.0 mg/mL,所述含氨基功能处理剂的浓度为1.0~5.0 g/L。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角质酶和漆酶联合处理进行涤纶功能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氨基功能整理剂为以下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壳聚糖、聚赖氨酸、十八烷基胺或聚丙烯酰胺。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角质酶和漆酶联合处理进行涤纶功能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包括涤纶短纤维、涤纶长丝或涤纶织物。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角质酶和漆酶联合处理进行涤纶功能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质酶来源于真菌或细菌,和/或,所述漆酶来源于动物、植物或微生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角质酶和漆酶联合处理进行涤纶功能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溶液为冰乙酸-醋酸钠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腾盛纺织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江南大学,未经江苏腾盛纺织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653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