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路用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6175.2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20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虞静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增浩 |
主分类号: | B62D57/02 | 分类号: | B62D57/02;H04N5/2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7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用机器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四组行走机构,四组所述行走机构分别设于机架两侧的前后位置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包括空心轴和实心轴,所述空心轴套设于实心轴外圈,所述空心轴与实心轴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空心轴外圈通过轴承连接于机架的侧壁上,所述空心轴的外圈位于机架外侧处固连第一支撑臂,所述实心轴的两端长出空心轴,所述实心轴的外圈位于机架外侧处设有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与第二支撑臂分别位于空心轴轴线的两侧。本发明通过四组行走机构,可实现机器人的行走,且能适应复杂地形,各个行走机构可独立调节,相互配合,具有多种行走方式,机架可通过行走机构的调节来升降高度,具有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道路用机器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机器人的行走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实现,但是在灵活性上均存在不足之处,无法适应复杂地形,容易倾翻;另外现有的机器人缺少摄像识别系统,因此无法满足特定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道路用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机器人无法适应复杂地形且缺少摄像识别系统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道路用机器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四组行走机构,四组所述行走机构分别设于机架两侧的前后位置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空心轴和实心轴,所述空心轴套设于实心轴外圈,所述空心轴与实心轴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空心轴外圈通过轴承连接于机架的侧壁上,所述空心轴的外圈位于机架外侧处固连第一支撑臂,所述实心轴的两端长出空心轴,所述实心轴的外圈位于机架外侧处设有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与第二支撑臂分别位于空心轴轴线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外端部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三支撑臂,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外端部通过转轴连接有第四支撑臂,所述第三支撑臂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四支撑臂的另一端部通过转轴相连,所述空心轴上位于机架内侧处设有第一齿轮,所述机架的侧壁上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齿轮啮合传动于第一齿轮,所述实心轴位于机架内侧处的端部设有第二齿轮,所述机架的侧壁上还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通过齿轮啮合传动于第二齿轮;
所述机架上方设有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包括:
一摄像单元,用于对一待测区域进行摄像;
一人脸侦测单元,用于对所述摄像单元所获取的图像进行侦测,以得到一待测人脸,并记录所述待测人脸在图像中所对应的坐标值范围;
一雷射扫描定位系统,用于根据所述人脸侦测单元记录的待测人脸在图像中所对应的坐标值范围对待测区域中出现的待测人脸进行扫描,以获取待测区域中的待测人脸的三维立体信息,所述人脸的三维立体信息是指人脸的每一点在待测区域中的三维坐标值,所述雷射扫描定位系统通过计算雷射光的发送脉冲和反射脉冲的时间差以及雷射光速来计算摄像装置与待测区域中人脸的每一点之间的距离,从而获取人脸的三维立体信息;
一存储单元,其内部存储有一特定人员在待测区域中的人脸的三维立体信息;以及
一处理器,用于将待测人脸的三维立体信息与所述特定人员的人脸的三维立体信息作比对,以根据比对结果输出一识别信号。
所述实心轴由铝合金制成。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本发明通过四组行走机构,可实现机器人的行走,且能适应复杂地形,各个行走机构可独立调节,相互配合,具有多种行走方式,机架可通过行走机构的调节来升降高度,具有实用性;另外还设有摄像装置,具有人脸识别功能,可将机器人用于安防类等的特定任务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行走机构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的行走机构的着地点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增浩,未经胡增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61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